[实用新型]汽车用电机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1201.3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4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阮鹏飞;凌欢;裴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6 | 分类号: | H02P27/06;H02M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柱 驱动板 控制板 电机控制器 汽车用 本实用新型 边缘位置 驱动电路 占用空间 固定孔 叠层 适配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电机控制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所述驱动板和控制板之间具有间隙叠层设置,所述驱动板上位于驱动板和控制板之间设有直流正输入导电柱和直流负输入导电柱以及驱动电路,直流负输入导电柱位于驱动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直流正输入导电柱为一组,分别设置驱动板边缘位置,所述控制板上对应直流负输入导电柱设有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控制板上对应每个直流正输入导电柱均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布置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则成为了当前整个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而电机控制器作为整个驱动的大脑,是整个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重要;但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结构多复杂,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布置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电机控制器,以达到结构紧凑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汽车用电机控制器,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所述驱动板和控制板之间具有间隙叠层设置,所述驱动板上位于驱动板和控制板之间设有直流正输入导电柱和直流负输入导电柱以及驱动电路,直流负输入导电柱位于驱动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直流正输入导电柱为一组,分别设置驱动板边缘位置,所述控制板上对应直流负输入导电柱设有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控制板上对应每个直流正输入导电柱均设有相对应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和控制板均为圆盘结构。
所述驱动板上设有一组下桥臂场效应晶体管和一组上桥臂场效应晶体管,所述下桥臂场效应晶体管位于上桥臂场效应晶体管的内侧,一组下桥臂场效应晶体管依驱动板的中心圆形布置,一组上桥臂场效应晶体管分成三段弧形布置。
所述驱动板上设有三相输出导电柱,三相输出导电柱依驱动板的中心均布设置。
所述控制板上对应每个三相输出导电柱设有相对应的开孔。
所述每个三相输出导电柱与一段上桥臂场效应晶体管相对应设置。
所述控制板上对应三相输出导电柱设有电流传感器。
所述驱动板上的三相输出导电柱位于下桥臂场效应晶体管和上桥臂场效应晶体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汽车用电机控制器结构设计合理,将驱动板和控制板叠层设置在一起,驱动板上相关部件多设置在驱动板和控制板之间,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布置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板电路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板和驱动板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总成示意图。
图中:
1.驱动板、2.下桥臂场效应晶体管、3.上桥臂场效应晶体管、4.直流正输入导电柱、5.直流负输入导电柱、6.A相输出、7.B相输出、8.C相输出、9.驱动电路Ⅰ、10.驱动电路Ⅱ、11.驱动电路Ⅲ、12.控制板、13.电流传感器、14.输入正汇流导电柱、15.三相输出导电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创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绕组电机系统及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能够放置于无人机上的机载光伏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