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纵深位置支承板缺陷管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3879.0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3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袁晓亮;张学斌;许鹏;王欢;秦大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8 | 分类号: | B23D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范国锋 |
地址: | 066206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孔 主连接管 导向件 支承板 本实用新型 处理装置 副连接管 大纵深 便于安装 可拆卸的 依次连接 引导装置 由上到下 进入管 去除 | ||
1.一种大纵深位置支承板缺陷管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导向件(1)、主连接管(2)和副连接管(5),所述导向件(1)引导装置进入管孔内,主连接管(2)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导向件(1)旋转,以去除支承板的缺陷管孔,其中,
所述主连接管(2)和副连接管(5)为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导向件(1)包括引导头(11)和柱状部(12),所述柱状部(12)的外形为圆柱状,
在所述柱状部(12)的外表面设置有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呈螺旋形式排列,以在旋转过程中去除缺陷管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引导头(11)的底面至顶端,其外径逐渐减小,
所述引导头(11)的外形为类圆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结构呈双向螺旋形式排列,所述呈双向螺旋形式排列的齿状结构彼此交错,构成网格形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管(2)的一端与导向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副连接管(5)连接,以增加装置的整体长度,从而实现对不同纵深的支撑板缺陷管孔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连接管(2)和副连接管(5)均为直管状结构,且二者的外径和内径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主连接管(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副连接管(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上端的外径与主连接管(2)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下端为外螺纹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外径与副连接管(5)的内径相同,在所述第二连接件(4)的内部设置有盲孔(41),所述盲孔(41)为内螺纹结构,使得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管(2)的下端面与第一连接件(3)的外螺纹结构的上端面装配平齐;
所述副连接管(5)的上端面与第二连接件(4)的上端面装配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与主连接管(2)之间、主连接管(2)与第一连接件(3)之间、第二连接件(4)与副连接管(5)之间均为焊接连接,焊缝位置均修磨平滑过渡,以提高装置在各管孔内的移动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的柱状部(12)的外径与主连接管(2)及副连接管(5)的外径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38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铜球生产用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壳体深长交叉孔去毛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