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自动L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8846.7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2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毅;孔令灿;唐敏珠;冯微宏;季亚勇;刘文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落 转套 本实用新型 电机驱动 旋转装置 微生物实验 紧固装置 均匀涂布 实验效果 手部负担 细菌培养 自动旋转 按钮组 耗材 紧固 壳体 启停 电机 外部 保证 | ||
一种手持式自动L棒,属于微生物实验工具耗材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L棒,还包括手持式旋转装置;所述手持式旋转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和转套,所述L棒设置于转套中,通过电机驱动设置于转套中的L棒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自动L棒采用电机驱动L棒自动旋转,还可以通过开关和按钮组控制启停和转速,保证在细菌培养时能够对菌落进行均匀涂布,减轻了操作者的手部负担;通过紧固装置对L棒进行紧固,还免去了操作者与L棒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外部不利影响,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的后续的菌落分离和菌落计数等实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自动L棒,属于微生物实验工具耗材领域。
背景技术
L棒是微生物实验应用最广泛的操作工具,用于细菌培养。使用时,将细菌悬液滴到培养皿中间,然后使用无菌的L棒进行手动旋转涂布,将细菌悬液均匀地涂布在整块培养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进行菌落计数或菌种鉴定。
现有的L棒多为可反复使用的金属材质或一次性使用的有机塑料材质。由于均是手工操作,遇到一定数量的细菌标本涂布的时候,对操作者手指手腕的耐受程度,体力的耐受程度均具有较高的要求。且由于操作者操作时无法保证均匀用力,细菌悬液可能无法均匀涂布,对后续的菌落分离和菌落计数等实验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持式自动L棒,以解决手工操作涂布不均匀和提高实验操作速度和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自动L棒,包括L棒,还包括手持式旋转装置;所述手持式旋转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和转套,所述L棒设置于转套中,通过电机驱动设置于转套中的L棒进行旋转。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关、按钮组、电池仓和控制器;所述壳体外部设有开关和按钮组,壳体内部设有电池仓和控制器;所述电池仓与电机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开关、按钮组和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开关给出的信号控制电机的启停,通过按钮组给出的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组包括快速按钮、中速按钮和慢速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按钮对应的转速为5r/s,中速按钮对应的转速为3r/s,慢速按钮对应的转速为1r/s。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设置于转套上,对L棒进行紧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紧固装置为卡紧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紧固装置为带有紧固螺母的卡爪。
进一步的,所述L棒放置于L棒盒内,每根L棒均通过隔板隔开;所述L棒盒的高度低于L棒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L棒下端设有锯齿状咬合褶皱,能够通过外力进行扭曲成L型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自动L棒采用电机驱动L棒自动旋转,还可以通过开关和按钮组控制启停和转速,保证在细菌培养时能够对菌落进行均匀涂布,减轻了操作者的手部负担;通过紧固装置对L棒进行紧固,还免去了操作者与L棒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外部不利影响,有利于得到更为准确的后续的菌落分离和菌落计数等实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L棒盒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宠物基因鉴定用采样拭子
- 下一篇:一种定量的细菌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