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的智能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1304.7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单文建;陆钇圩;张明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拓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杆 壳体 驱动轮 夹具 无线信号收发 电动伸缩杆 快速更换 内部安装 单片机 转轮 螺母 本实用新型 智能机器人 转子 顶端壳体 横向贯穿 壳体内部 壳体一端 智能机器 安装槽 第一臂 内螺纹 外螺纹 拆卸 底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的智能机器人,包括第一臂体、第一电动伸缩杆、壳体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一端的壳体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上方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杆,且驱动杆横向贯穿壳体的两端,所述驱动杆的两端皆安装有驱动轮,且驱动轮远离壳体一端的驱动杆上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驱动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轮,且转轮顶端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转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安装槽、内螺纹和外螺纹,使得该装置便于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将驱动轮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增强了装置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用机械代替了人工,智能化的机器及其他高科技产品未来将会在更大范围内及更深程度上取代人工劳动,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市面上现有的智能机器人还是普遍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类似于,传统的智能机器人普遍直接采用螺栓或法兰盘将夹具与智能机器人进行固定,由于智能机器人的形状和高度的限制,导致夹具更换不便,同时,现存的智能机器人往往驱动结构复杂、驱动轮不易更换,这导致装置的实用性低下,不利于装置的长期推广,此外,现有的智能机器人还存在着高度不可调的问题,这导致装置的适用性低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便于快速更换夹具的智能机器人,来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的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易更换夹具、驱动轮不易更换和高度不可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更换夹具的智能机器人,包括第一臂体、第一电动伸缩杆、壳体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一端的壳体上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上方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杆,且驱动杆横向贯穿壳体的两端,所述驱动杆的两端皆安装有驱动轮,且驱动轮远离壳体一端的驱动杆上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驱动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轮,且转轮顶端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转子,所述壳体内部远离单片机一端的顶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子连接,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架体,所述架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基座,且基座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基座的顶端铰接有第二臂体,且第二臂体远离基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臂体,所述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臂体的内部设置有预留腔,所述预留腔的内部安装有固连杆,且固连杆远离第一臂体的一端安装有夹具,所述固连杆远离夹具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安装有强力磁铁,且预留腔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导磁块,所述导磁块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电磁线圈、第一电动伸缩杆、伺服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架体、第二电动伸缩杆和壳体三者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且第二电动伸缩杆两端的架体上皆设置有与壳体焊接的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之间关于第二电动伸缩杆构成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驱动杆靠近安装槽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驱动轮和驱动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涂覆有油漆抗氧化层,且该油漆抗氧化层的厚度范围在3-6mm。
优选的,所述夹具和固连杆之间设置有法兰盘,且夹具和固连杆之间通过法兰盘构成拆卸安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拓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拓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1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