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悬挂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16088.4 | 申请日: | 2018-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3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晔楠;达磊;周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9/02 | 分类号: | B64C9/02 |
| 代理公司: | 11008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陆峰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动筒 舵面 立筋 后缘 过渡接头 悬挂接头 本实用新型 安装孔 上缘 下缘 开口 操纵作动器 功能一体化 钛合金材料 壁板 承载能力 悬挂安装 安装点 主盒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悬挂接头,包括上缘条(1)、后缘条(2)、下缘条(3)、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作动筒安装孔(6)、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作动筒开口(8),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悬挂接头的上缘条(1)和下缘条(3)与主盒段壁板连接,后缘条(2)与梁连接;在后缘条(2)上设有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并留有作动筒安装孔(6);在多功能悬挂接头与舵面对接的位置,设有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在过渡接头(7)的上方,设有作动筒开口(8)。本实用新型是能够为舵面提供悬挂安装点,同时为舵面操纵作动器提供安装点,采用比强度高的钛合金材料进行设计,使设计的接头具备悬挂操纵功能一体化,同时能在较轻的结构重量下实现较大的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舵面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飞机舵面悬挂结构,只能对舵面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另外需设计操纵接头,实现对舵面的偏转控制功能,且这种结构设计方法,操纵接头上载荷较大的情况下,一方面对舵面腹板的面外形成较为严酷的受载状况,另一方面必须在其附近布置悬挂接头,来分散载荷,造成结构数量多,重量大,效率低。而现有的舵面操纵悬挂接头为复合材料结构,这种接头在成型过程中对工艺要求较高,容易出现缺陷,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高,目前还不能成熟大量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悬挂接头设计方案。
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悬挂接头,包括上缘条1、后缘条2、下缘条3、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作动筒安装孔6、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作动筒开口8,多功能悬挂接头的上缘条1和下缘条3与主盒段壁板连接,后缘条2与梁连接;在后缘条2上设有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并留有作动筒安装孔6;在多功能悬挂接头与舵面对接的位置,设有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在过渡接头7的上方,设有作动筒开口8。所述多功能悬挂接头为周边加强的中空结构。
上缘条1、后缘条2、下缘条3、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作动筒安装孔6、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作动筒开口8均由钛合金制成。作动筒开口8的开口形状根据作动筒的外形确定。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分别垂直于后缘条2所在平面。
技术效果与优点:本实用新型是能够为舵面提供悬挂安装点,同时为舵面操纵作动器提供安装点,采用比强度高的钛合金材料进行设计,使设计的接头具备悬挂操纵功能一体化,同时能在较轻的结构重量下实现较大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受力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4为作动筒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知,一种多功能悬挂接头,包括上缘条1、后缘条2、下缘条3、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作动筒安装孔6、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作动筒开口8,其特征在于:多功能悬挂接头的上缘条1和下缘条3与主盒段壁板连接,后缘条2与梁连接;在后缘条2上设有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并留有作动筒安装孔6,用于安装作动筒;在多功能悬挂接头与舵面对接的位置,设有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实现舵面的安装、悬挂;在过渡接头7的上方,设有作动筒开口8,用于作动筒安装通过。
所述多功能悬挂接头为周边加强的中空结构。上缘条1、后缘条2、下缘条3、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作动筒安装孔6、舵面安装过渡接头7、作动筒开口8均由钛合金制成。作动筒开口8的开口形状根据作动筒的外形确定。第一立筋4、第二立筋5分别垂直于后缘条2所在平面。
从图2可以看出,悬挂和操纵载荷在垂直方向和载荷方向的载荷,合力可以相互抵消,从而降低了对舵面梁腹板的面外载荷,以及传递至盒段壁板上的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6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流体飞行器
- 下一篇:内嵌LED的螺旋桨及无人飞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