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治疗患者头颈部X射线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8463.0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美;许传军;鲁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樊广秋;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罩 转动 防护罩机构 转动按钮 本实用新型 患者头颈 介入治疗 依次相连 主防护罩 承托板 伸缩杆 防护性能 滑动连接 第三方 床上 护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介入治疗患者头颈部X射线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介入床上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主防护罩机构,所述主防护罩机构包括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和第三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分别与第三防护罩相连;所述第三防护罩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防护罩机构和第二转动防护罩机构;所述第一转动防护罩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转动防护罩、第一伸缩杆和第一转动按钮,所述第一转动按钮安装在第三方护照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防护罩机构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转动防护罩、第二伸缩杆和第二转动按钮。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操作方便,防护性能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治疗患者头颈部X射线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门边缘学科,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对于需内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优点在于:它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仅可大大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还可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对于需外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优点在于:它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麻醉方面,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不需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而且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对身体正常器官的影响小。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相当于外科切除。介入治疗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方法的引导下进行的,具有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一些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治疗时X射线曝光剂量大,历时长等特点,使术者及患者都存在着大剂量X线辐射。众所周知,X线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害,X线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电离辐射产生的各种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损伤。造成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引起病理反应。辐射损害有照射急慢性放射病、放射反应,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头痛、血象异常皮肤损伤等,另外还有辐射性白内障甚至可诱发癌症。而在《国家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和《医用X线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中明确规定:用放射性射线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剂量,对邻近照射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如眼睛、甲状腺、性腺等)应屏蔽防护。患者在接受X射线检查时,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X射线摄影中的适应症,对受检患者非投照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加以防护,避免无效照射。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国内对介入治疗患者的X射线防护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主要采用的防护用品有:铅围裙、铅围脖、铅帽、铅眼镜,受检者在使用这些防护用品的时候穿脱非常麻烦,非常笨重,给受检者带来了很多不方便,同时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对于不同的患者,大多只能同时使用同一套防护用品,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同时也会影响医护工作者的操作;2.还有一些医院仅采用铅衣覆盖用于介入治疗患者的X线防护,但这种防护包裹性不好,患者也非常不舒服,影响操作者操作、并且不便观察患者病情。
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保护患者利益,减少医源性伤害,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亟待开发一种介入治疗患者头颈部X射线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方便,防护性能可靠,透明可观察的介入治疗患者头颈部X射线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二医院,未经南京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8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