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具和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6834.1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3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曹达华;陈炜杰;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膜 锅具 多弧离子镀 磁控溅射 不粘性 锅体 制备 致密 本实用新型 内表面涂层 不粘性能 锅体表面 耐腐蚀性 烹饪器具 热传导性 内表面 调理 附着 光滑 清洗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锅具和烹饪器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准晶镀膜,所述准晶镀膜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准晶镀膜是通过磁控溅射或多弧离子镀制备得到的,且进一步的,所述准晶镀膜是通过偏压磁控溅射或偏压多弧离子镀制备得到的。由此,准晶镀膜致密度高,在满足不粘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作为锅具的内表面涂层,可以将热量向调理物(与锅具接触的食物)上传递,使得锅具具有良好的不粘性、硬度以及耐腐蚀性,且准晶镀膜的表面较为光滑,可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不粘性,也便于清洗,此外,准晶镀膜较为致密,且可强有力的附着在锅体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准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锅具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不粘涂层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少量全氟丙基全氟乙烯基醚与聚四氟乙烯的共聚物(PFA)涂层、陶瓷涂层等各种不粘涂层,PTFE和PFA涂层等有机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化学热稳定性、自润滑(不粘)性能,而在炊具、饭煲内胆表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PTFE和PFA等有机涂层的致命弱点就是硬度不高、附着力低,非常容易被硬物刮擦而导致涂层划伤,从而裸露出铝质基材,妨害用户的身体健康。陶瓷涂层容易水解,从而导致不粘性往往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降低。
准晶材料是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特性的材料,同时还具有硬度大、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和耐腐蚀等特性,这使得准晶材料可以替代聚四氟乙烯用于制作不粘锅,尤其是Al-Cu-Fe系准晶含金,其表面能介于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之间,比聚四氟乙烯略大25%左右,使其具有良好的不粘性,加上以Cr和/或Ti等合金元素后,耐腐蚀性能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制备中,准晶不粘涂层的制备工艺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导致不粘性不佳,或者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关于锅具的研究有待深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成本低、不粘性佳、耐腐蚀性优良、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或市场竞争力强等优点的锅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锅具包括:锅体;准晶镀膜,所述准晶镀膜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准晶镀膜是通过偏压磁控溅射或偏压多弧离子镀制备得到的。由此,准晶镀膜致密度高,在满足不粘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作为锅具的内表面涂层,可以将热量向调理物(与锅具接触的食物)上传递,使得锅具具有良好的不粘性、硬度以及耐腐蚀性,而且准晶镀膜的表面较为光滑,可进一步提高锅具的不粘性,也便于清洗;相比于其他的镀膜方法,比如蒸发镀膜,本申请中形成的准晶镀膜更加致密,附着力更强。
可选地,所述准晶镀膜是通过偏压磁控溅射或偏压多弧离子镀制备得到的。
可选地,形成锅体的材料选自碳钢、铝合金、不锈钢、铁或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准晶镀膜的厚度为0.1~10μm。
可选的,所述准晶镀膜中的准晶含量为60wt%~90wt%。
可选地,所述准晶镀膜的空隙率小于等于0.1%。
可选地,所述准晶镀膜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1.6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前面所述的锅具。由此,该烹饪器具具有良好的不粘性,在烹饪食物时,食物不会粘锅,进而提高食物的口感和美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烹饪器具具有前面所述锅具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锅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6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