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00419.5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田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42 | 分类号: | H01J49/42;H01J4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级杆 壳体 四级杆质谱仪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安装板 质谱仪 仓板 种液 进气口 内部空间位置 安装板固定 蛇形冷却管 螺栓 壳体内部 两端设置 外部设置 电离室 灵敏性 气流槽 真空仓 质谱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包括壳体、第一四级杆、第二四级杆和第三四级杆,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设置有隔板,所述壳体内部与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真空仓,所述第一四级杆、第二四级杆和第三四级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二四级杆的外部设置有仓板,所述仓板内部空间位置设置为碰撞池,所述第二四级杆两端的安装板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四级杆和第三四级杆一端上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靠近第一四级杆一端的侧面上安装有电离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口、气流套、气流槽、气孔和蛇形冷却管,解决了质谱耗费时间长、效率低和长时间使用质谱仪会降低质谱仪的灵敏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质谱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仪。
背景技术
质谱仪又称质谱计,是用来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是通过三个四级杆串联来工作的,第一个四级杆根据设定的质荷比范围扫描和选择所需的离子,第二个四级杆也称碰撞池用于聚集和传送离子,在所选择离子的飞行途中,引入碰撞气体,第三个四级杆用于分析在碰撞池中产生的碎片离子,三重四级杆质谱仪作为最灵敏和定量重现性最好的质谱仪被广泛的使用。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的技术中在碰撞池中引入惰性气体进行碰撞时采用气体管直接导入气体,气体与离子接触慢,接触面小,碰撞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质谱耗费的时间长、效率低;
2.现有的技术中因为离子化的原因,较长时间使用质谱仪会导致质谱仪本身温度较高,降低了质谱仪的灵敏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仪,解决了质谱耗费时间长、效率低和长时间使用质谱仪会降低质谱仪的灵敏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包括壳体、第一四级杆、第二四级杆和第三四级杆,所述壳体的内部两端设置有隔板,且隔板密封焊接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壳体内部与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真空仓,且第一四级杆、第二四级杆和第三四级杆位于真空仓内,所述第一四级杆、第二四级杆和第三四级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离子导入口,所述第二四级杆的外部设置有仓板,所述仓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表面上,所述仓板内部空间位置设置为碰撞池,所述仓板的外表面中心位置密封安装有气流套,所述气流套的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气口,所述仓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气口,且出气口穿过仓板与碰撞池连通,所述第二四级杆两端的安装板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四级杆和第三四级杆一端上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靠近第一四级杆一端的侧面上安装有电离室,所述电离室的上端中心位置安装有电喷雾离子源,所述电离室内部下端位置设置有放样台,所述电离室前端安装有进料门,同时电离室的后端与离子导向器连接,所述离子导向器的另一端与冷却室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室的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蛇形冷却管,所述冷却室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毛细管,且毛细管穿过隔板与离子导入口连通,所述壳体靠近第三四级杆一端的侧面上安装有离子收集器。
优选的,所述气流套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流槽,所述气流槽的下端位置的仓板上延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与气流槽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穿过壳体与进气口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通过螺栓与第一四级杆上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离子收集器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通过螺栓与第三四级杆上的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抽真空接口,所述抽真空接口穿过壳体与真空仓连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座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田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田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00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