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8359.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田然;李泓;张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亚南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汽管 进水管 自动控制添加装置 自动造粒装置 称量单元 锐夹角 筒体 造粒 本实用新型 系统稳定性 监控系统 装置设置 成球率 出料端 返料量 进料端 进料量 投料量 下筒壁 总物料 返料 蒸汽 关联 岗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造粒装置。该装置设置进汽管、进水管与筒体的下筒壁的间距均为10-12mm,且进汽管、进水管与水平线的锐夹角均为30-40°,筒体的轴线与水平线的锐夹角为2-3°,且进料端高于出料端,这样设置可营造一个适于物料进行造粒的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成球率。同时设置称量单元和自动控制添加装置,自动控制添加装置分别与称量单元、进汽管和进水管连接,即可时时监控系统总物料流量,并通过“总量-投料量=返料量”即可知道系统瞬时返料情况,提前预知来料情况,即可提前着手,使加蒸汽或水量与进料量及时关联,从而降低或杜绝因造粒岗位自身操作问题而造成的整个系统的波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粒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转鼓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其是复合肥行业的关键设备之一,可用于冷、热造粒以及大规模生产高、中低浓度复混肥。
目前国内转鼓造粒复合肥行业的造粒工段主要为人工操作,操作工根据目测到的造粒机内物料的多少、物料的运动轨迹状态、造粒机出口物料的成粒状态和水份状态,调节加入蒸汽或水的阀门开度,直至达到合适的成球率。
上述操作方式的结果好坏,一方面受人工操作经验性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这就造成不同的操作工对生产产量和质量把控程度不同,进而影响成球率;另一方面,人工操作还存在操作强度比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造粒机存在人工操作稳定性差、成球率有待提高、操作工劳动强度大及操作时需要造粒岗位时刻有人值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自动造粒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造粒装置,包括筒体、相对设置于所述筒体两端的进料端和出料端,还包括进汽管和进水管,其均从所述出料端伸入至所述筒体内部,并且所述进汽管的出汽端和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均靠近所述出料端设置,所述进汽管、进水管与所述筒体的下筒壁的间距均为10-12mm,且所述进汽管、进水管与水平线的锐夹角均为30-40°,所述筒体的轴线与水平线的锐夹角为2-3°,且所述进料端高于所述出料端;
称量单元和自动控制添加装置,所述自动控制添加装置分别与所述称量单元、进汽管和进水管连接,以分别控制从所述称量单元进入所述进料端的进料量及进入所述筒体内的进汽量和进水量。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进汽管的出汽端且沿其轴向在其上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喷嘴,相邻喷嘴的间距为500-800mm;
沿所述进水管的轴向,在所述进水管上间隔设置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朝向所述筒体的下筒壁,以向物料层上喷洒水。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6-8mm,相邻出水孔的间距为90-110mm。
进一步地,所述进汽管的出汽端和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均距离所述筒体的进料端800-1000mm。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添加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重量联锁控制系统和流量联锁控制系统,所述重量联锁控制系统与所述称量单元连接,所述流量联锁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进汽管上的气体调节阀连接及所述进水管的液体调节阀连接,以将所述称量单元上的物料重量反馈至所述重量联锁控制系统,并由所述重量联锁控制系统反馈至所述流量联锁控制系统,从而由所述流量联锁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所述气体调节阀和液体调节阀的开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蒸汽流量计,设置于所述进汽管上;
水流量计,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出气口和出料口,靠近所述出料端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筒壁上,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筒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滚带,固定于所述筒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8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