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6604.5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3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兵;吴文斗;邓秀娟;王贤;李凤良;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追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高雪琴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装置 茶叶 本实用新型 茶叶加工技术 工作效率高 后盖 方便运输 固定放置 环境要求 环形弹簧 维护保养 维护方便 体积小 旋转盘 重量轻 顶杆 壳体 前盖 压紧 电机 培训 学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压紧装置,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的茶叶压紧装置包括壳体、旋转盘、顶杆、环形弹簧、电机、前盖、后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维护保养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无需专门培训学习;能有效快速的将茶叶压紧,工作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运输,无需固定放置,对环境要求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压紧装置,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任何国家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都不能否认中国是茶道宗主国的地位,否则违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现在喜欢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茶叶容易陈化,降低人们饮用口感,将茶叶压紧存放能有效降低茶叶陈化的速度,现在的茶叶压紧设备比较笨重,不方便人们运输,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成本高,需要较为宽阔的空间,对环境要求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茶叶压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维护保养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无需专门培训学习;能有效快速的将茶叶压紧,工作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运输,无需固定放置,对环境要求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茶叶压紧装置包括壳体、旋转盘、顶杆、环形弹簧、电机、前盖、后盖;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贯穿壳体的通孔,壳体内设有位于通孔上方的进料口,且进料口与通孔相互连通,壳体内设有位于通孔下方的出料口,且出料口与通孔连通,壳体内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旋转盘;所述的旋转盘内设有径向方向的压缩孔和轴向方向的同心孔,旋转盘内设有与压缩孔相配合的顶杆两根,且两根顶杆对称分布,两根顶杆通过环形弹簧连接,旋转盘一侧设有前盖,另一侧设有后盖,后盖通过转轴与设置在壳体上的电机连接;所述的偏心柱设置在前盖上且与同心孔偏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通孔、旋转盘、同心孔相互同心。
进一步,所述的顶杆靠近偏心柱端面与偏心柱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维护保养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无需专门培训学习;能有效快速的将茶叶压紧,工作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运输,无需固定放置,对环境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壳体、2-旋转盘、3-顶杆、4-环形弹簧、5-电机、6-前盖、7-后盖、8-进料口、9-出料口、10-通孔、11-压缩孔、12-同心孔、13-偏心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追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追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6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雪茄茶条
- 下一篇:一种农业个体户用的茶叶晾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