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摩擦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449.0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明;钟迪;周贤;彭烁;王保民;王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形外壳 摩擦棒 输出端 摩擦层 摩擦发电机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内壁 本实用新型 发电过程 摩擦发电 驱动装置 外壁 电机 滚动 交流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流摩擦发电机,包括圆筒形外壳、摩擦棒、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用于带动摩擦棒进行滚动的驱动装置;圆筒形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层,摩擦棒位于圆筒形外壳内,且摩擦棒的外壁与所述摩擦层相接触,摩擦层与圆筒形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极相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极相连接,该电机能够实现摩擦发电,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发电过程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摩擦发电机。
背景技术
常规发电机依靠电磁感应现象来发电,用到大量的铁磁材料和铜等导体材料,重量大,且成本较高,对环境也存在一定的污染。为了解决传统发电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降低成本,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积极开发各种新型环保发电技术。
摩擦生电是一种普遍的日常现象,由于难以被收集和利用,往往被人们忽略。如果能够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收集摩擦产生的电能,则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交流摩擦发电机,该电机能够实现摩擦发电,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发电过程无污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摩擦发电机包括圆筒形外壳、摩擦棒、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以及用于带动摩擦棒进行滚动的驱动装置;
圆筒形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层,摩擦棒位于圆筒形外壳内,且摩擦棒的外壁与所述摩擦层相接触,摩擦层与圆筒形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极相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极相连接。
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位于圆筒形外壳内壁的两侧。
摩擦层由橡胶、塑料及合成纤维制备而成。
摩擦棒由硅、石英、玻璃及合成纤维制备而成。
摩擦层的内壁分布有微米量级的微结构或者纳米量级的微结构。
摩擦棒的外表面分布有微米量级的微结构或者纳米量级的微结构。
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镶嵌于摩擦层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摩擦发电机在使用时,驱动装置带动摩擦棒沿摩擦层的内壁移动的同时进行滚动摩擦,从而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上形成交流电,然后通过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将电流传递给外部设备,以实现摩擦发电,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发电过程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其中,1为圆筒形外壳、2为摩擦层、3为摩擦棒、4为第一电极、5为第二电极、6为第一输出端、7为第二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摩擦发电机包括圆筒形外壳1、摩擦棒3、第一输出端6、第二输出端7以及用于带动摩擦棒3进行滚动的驱动装置;圆筒形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层2,摩擦棒3位于圆筒形外壳1内,且摩擦棒3的外壁与所述摩擦层2相接触,摩擦层2与圆筒形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极4及第二电极5,第一输出端6与第一电极4相连接,第二输出端7与第二电极5相连接。
第一电极4及第二电极5分别位于圆筒形外壳1内壁的两侧,第一电极4及第二电极5均镶嵌于摩擦层2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高压脉冲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球形多方向压电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