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能就地协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2069.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邹京希;李维;曹敏;王洪林;王科;聂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 协同系统 并网变流装置 能量调节装置 实时量测装置 综合控制管理 本实用新型 电网 储能控制 储能装置 功率调节 功率交互 功率交换 控制装置 快速跟踪 期望功率 支撑作用 配电 申请 | ||
1.一种储能就地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期望功率控制装置(1),实时量测装置(3),并网变流装置(4),能量调节装置(5);
其中,所述实时量测装置(3)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期望功率控制装置(1)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储能期望功率控制装置(1)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网变流装置(4)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并网变流装置(4)的输出端与所述能量调节装置(5)的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就地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期望功率控制装置(1),所述并网变流装置(4),以及,所述能量调节装置(5)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就地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量测装置(3)为配电开关监控终端或远程测控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就地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期望功率控制装置(1),以及,所述并网变流装置(4)设置有两路以太网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就地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期望功率控制装置(1),以及,所述并网变流装置(4)均为六面全封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20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