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7279.3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4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灃力電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元朗宏業***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通风装置 安装机构 车内 风机壳体 机壳体 车窗玻璃 风机 窗机 连通 流通 通风机 开口 本实用新型 汽车零部件 车内空气 车外空气 风扇安装 迅速降温 风机壳 风扇 体内 缓解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通风装置,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通风机工作时车内外空气不流通的技术问题。该汽车通风装置包括风机和窗机;窗机包括窗机壳体和第一安装机构;第一安装机构连接于窗机壳体,用于与车窗玻璃连接;窗机壳体具有两个开口,能够将车内和车外连通,用于使车内空气向车外流通;风机包括风机壳体、风扇和第二安装机构;第二安装机构连接于风机壳体,用于与车窗玻璃连接;风机壳体具有两个开口,能够将车内和车外连通;风扇安装于风机壳体内,用于将车外空气抽入车内。该汽车通风装置在工作时,车内外的空气能够流通,使车内迅速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停车熄火后,汽车空调便会关闭。当汽车受到太阳照射时,车内的温度便会上升,热空气无法排除会导致汽车内饰处于过热状态,汽车内饰中塑化类制品便会释放出甲醇、乙苯等有毒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损害驾乘人员的健康。同时,车内温度过高会引起驾乘人员的极度不适,可能会导致驾乘人员中暑。
现有的汽车通风机只能将车内热空气抽出车外,并没有设置进风口,因此,车外高压较凉新鲜空气没有引进车内,以替换车内低压、高温及潮湿空气。这样车内外的空气没法流通,车外低温新鲜的空气无法进入车厢内,散热降温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通风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通风机工作时车内外空气不流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通风装置,包括风机和窗机;
窗机包括窗机壳体和第一安装机构;
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连接于所述窗机壳体,用于与车窗玻璃连接;所述窗机壳体具有两个开口,能够将车内和车外连通,用于使车内空气向车外流通;
风机包括风机壳体、风扇和第二安装机构;
所述第二安装机构连接于所述风机壳体,用于与车窗玻璃连接;所述风机壳体具有两个开口,能够将车内和车外连通;
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风机壳体内,用于将车外空气抽入车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包括第一窗板、第一槽板和第一夹紧螺栓;
两个所述第一槽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窗板的两侧面,且两个所述第一槽板之间设置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用于与车窗玻璃配合;
所述第一夹紧螺栓的前端穿过其中一块所述第一槽板并抵接于另一块所述第一槽板,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开口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窗机壳体包括窗机内壳体和窗机外壳体;
所述窗机内壳体和窗机外壳体均设置有开口,且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窗板的两侧面;所述第一窗板的侧边均伸出所述窗机壳体,所述第一窗板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用于将所述窗机内壳体和所述窗机外壳体连通;
所述第一窗板的靠近第一夹持空间的侧边与车窗玻璃的上边沿适配,另一侧边与车门窗框的内侧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窗机还包括隔音面板,所述隔音面板设置于所述窗机内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窗板与所述第一槽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窗板与所述窗机壳体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防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包括第二窗板、第二槽板和第二夹紧螺栓;
两个所述第二槽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窗板的两侧面,且两个所述第二槽板之间设置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用于与车窗玻璃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灃力電子有限公司,未经灃力電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7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总成上的可拆卸支架
- 下一篇: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