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安装机构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6460.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6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富天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 安装机构 层叠连接 支撑平台 下箱体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层叠主体 上箱体 侧壁 穿设 支撑 本实用新型 续航能力 支撑结构 包间 凹进处 凹进 穿入 堆叠 向内 整车 穿透 汽车 电池 暴露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安装机构以及装有该电池包安装机构的汽车,该电池包安装机构包括:电池包箱体和支撑块,电池包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侧壁相比于下箱体的侧壁具有向内的局部凹进,下箱体具有暴露在局部凹进处的支撑平台;支撑块位于支撑平台,支撑块具有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的下层叠连接部和用于穿设第二连接件的上层叠连接部;第一连接件通过下层叠连接部向下穿透支撑平台,以实现电池包箱体与下部层叠主体的连接;第二连接件自堆叠在电池包箱体上方的上部层叠主体向下穿入至上层叠连接部,以实现电池包箱体与上部层叠箱体的连接,从而可优化电池包间的支撑结构,减轻整车重量,提升车辆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装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安装机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以锂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其中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不论在成本或是安全性方面都有较高要求。一辆新能源汽车上通常需要多个电池包构成一个完整的RESS系统(可再充电能量储存系统)。在整车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将多个电池包合理的布置在车身上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布置不合理,会浪费整车为RESS系统预留的空间导致总电量变少。如果安装结构可靠性差,则会影响整车的安全。
现有常用的电池包安装固定的方式是将多个电池包2固定在一个框架1上,框架1对电池包2起到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但采用框架来安装固定电池包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电池包2之间需要独立的框架1做为支撑结构,由于支撑结构需要占用一部分空间,导致整车为RESS系统预留的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总电量降低。框架1增加了整车重量,在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整车重量增大会导致续航里程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安装机构,可优化电池包间的支撑结构,减轻整车重量,提升车辆续航能力,该电池包安装机构包括:
电池包箱体,所述电池包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其中,所述上箱体的侧壁相比于所述下箱体的侧壁具有向内的局部凹进,并且,所述下箱体具有暴露在所述局部凹进处的支撑平台;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平台,并且,所述支撑块具有用于穿设第一连接件的下层叠连接部、以及用于穿设第二连接件的上层叠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下层叠连接部向下穿透所述支撑平台,以实现所述电池包箱体与下部层叠主体的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自堆叠在所述电池包箱体上方的上部层叠主体向下穿入至所述上层叠连接部,以实现所述电池包箱体与上部层叠箱体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下层叠连接部和所述上层叠连接部并排布置。
可选地,所述上层叠连接部的顶面高于所述上箱体的顶面,所述下层叠连接部的顶面低于所述述上箱体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所述下层叠连接部和所述支撑平台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的通孔内嵌有钢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所述上层叠连接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在对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处进一步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具有螺帽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支撑平台的通孔内嵌有钢管。
可选地,所述下部层叠主体为车身骨架或其他电池包箱体,所述上部层叠主体为其他电池包箱体。
本实用新型的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装设有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包安装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6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