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路消音腔及油冷器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0911.1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6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聂晓龙;杨晓荣;余春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腔 油路 油冷器 油管 振动频率 噪音 本实用新型 变速箱油 车内噪音 核心零件 消除振动 油泵油路 油路循环 振动路径 主体结构 变速箱 传递 车内 端盖 冷器 铆接 硬管 整车 车身 焊接 驾驶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腔和油冷器油管,为了避免油路的振动频率会通过车身传递到车内,从而引起车内噪音偏大,在变速箱油冷器的油管上增加一个核心零件油路消音腔,改变油泵油路的循环振动路径;消音腔包括左右端盖和消音腔主体结构,两者铆接在一起,再和油冷器硬管进行焊接,从形成一个完成的油冷器油路循环,当变速箱工作且油路开始循环时,油路进过消音腔的时候会改变油路振动频率,消除振动噪音,从而防止传递到驾驶室内,降低整车噪音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自带消音腔油冷器油管结构设计,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自带消音腔油冷器油管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舒适度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内乘用车市场用户对车辆的噪音水平更加关注,特别是新能源车型,汽车噪音要求更高,其中变速箱工作时的噪音要求也很高。
由于新能源车型,在混动模式下,变速箱需要工作,同时变速箱内部工作温度很高,需要单独的冷却系统对变速箱进行冷却,其中变速箱冷却系统回路由变速箱、油冷器、油冷器进出油管组成,当变速箱工作时,整个变速箱冷却油路会循环起来,当油路循环起来后,油路的振动频率会通过车身传递到车内,从而引起车内噪音偏大,需要在变速箱油管上增加一个油路消音腔,改变油泵油路的循环振动路径,从而降底车内车内噪音值,降低噪音等级,提高整车噪音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汽车自带消音腔油冷器油管结构,满足车辆变速箱在工作的时候,改变速箱油泵油路的循环振动路径,从而降低车内噪音值。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油路消音腔包括圆柱型消音腔主体和左右安装端盖,左右端盖和消音腔主体结构铆接;消音腔主体内径32mm,高度为29mm,壁厚为1mm ,左右端盖内孔直径为10mm。
一种自带消音腔油冷器油管,包括油冷器、油冷器进出油管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音腔,消音腔与硬管焊接形成总成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变速箱油管上增加一个油路消音腔,改变油泵油路的循环振动路径,从而降底车内车内噪音值,降低噪音等级,提高整车噪音水平。且本实用新型的油路消音腔与油管焊接为总成件,降低了装配难度,进而降低零部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自带消音腔油冷器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路消音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油冷器 2.油冷器进出油管 3.油路消音腔 4.左右端盖 5.消音腔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为了避免油路的振动频率会通过车身传递到车内,从而引起车内噪音偏大,在变速箱油冷器1的油管2上增加一个核心零件油路消音腔3,改变油泵油路的循环振动路径,从而降底车内车内噪音值,降低噪音等级。
左右端盖4,圆柱型消音腔主体结构5,左右端盖和消音腔主体结构铆接在一起,在和油冷器硬管进行焊接,从形成一个完成的油冷器油路循环,当变速箱工作且油路开始循环时,油路进过消音腔的时候会改变油路振动频率,消除振动噪音,从而防止传递到驾驶室内,降低整车噪音值。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0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聚磷酸管线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万用型硅胶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