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盾构法联络通道的管片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55232.0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豪;汤继新;沈张勇;张旭;周俊宏;夏汉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管片 钢管片 管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 联络通道 盾构法 环宽 联络通道施工 可调节钢管 行车安全性 剪切位移 结构受力 运输方便 标准环 主隧道 拼装 弯矩 抵抗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络通道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盾构法联络通道的管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钢管片及拼装于两端的所述钢管片之间的若干段混凝土管片,相邻的所述混凝土管片相连,所述钢管片为环宽可调节钢管片,所述混凝土管片为标准环宽混凝土管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运输方便,能迅速准确计算出所需混凝土管片的数量及钢管片的数量及环宽;既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还能节约成本;连接处能抵抗较大的弯矩、剪切位移;提高主隧道内行车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络通道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盾构法联络通道的管片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中的规定:两条单线区间隧道之间,当隧道连贯长度大于600m时,应设联络通道。
目前联络通道主要采用类矿山法施工,人工开挖土体、临时构筑初衬、再现浇混凝土永久内衬的施工工艺。在软土地区,尚需对联络通道周边地层进行冻结加固,存在工期长、施工风险较大、冻土消融时隧道容易产生沉降并出现渗漏水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法联络通道的管片结构,通过设置标准段的混凝土管片和环宽可调节的钢管片的组合管片结构,使得技术人员在对联络通道进行结构设计时,可根据联络通道的长度迅速准确地设计管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盾构法联络通道的管片结构,设置在两条主隧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钢管片及拼装于两端的所述钢管片之间的若干段混凝土管片,相邻的所述混凝土管片相连,所述钢管片为环宽可调节钢管片,所述混凝土管片为标准环宽混凝土管片。
所述钢管片为拼装式结构,所述混凝土管片为拼装式结构。
所述钢管片由一块封顶块,两块邻接块及两块标准块拼装而成。
所述封顶块、所述邻接块及所述标准块之间通过环向短直螺栓及纵向短直螺栓连接。
所述混凝土管片由一块封顶块,两块邻接块及两块标准块拼装而成。
所述封顶块、所述邻接块及所述标准块之间通过环向弯螺栓及纵向弯螺栓连接。
所述钢管片包括位于所述联络通道内的固定钢管片及临时钢管片,所述固定钢管片与所述临时钢管片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钢管片与所述混凝土管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具有一侧为直头部,另一侧为弯头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运输方便,能迅速准确计算出所需混凝土管片的数量及钢管片的数量及环宽;既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还能节约成本;连接处能抵抗较大的弯矩、剪切位移;提高主隧道内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管片分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管片分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管片与混凝土管片之间的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16分别表示为:钢管片1、混凝土管片2、封顶块3、邻接块4、邻接块5、标准块6、标准块7、主隧道8、封顶块9、邻接块10、邻接块11、标准块12、标准块13、连接螺栓14、直头部15、弯头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5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车站大跨度无柱拱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防水盾构隧道预制衬砌管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