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涡轮增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0890.0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董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2B39/00;F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艳丽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增压机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废气进气口 使用寿命 固定环 废气 冷却装置 内支撑件 冷却管 转轮 废气出气口 空气出气口 空气进气口 高速转动 高温废气 套接固定 外支撑管 转轮转动 内燃机 中转轴 烫伤 减小 套接 贴合 转动 摩擦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涡轮增压机,包括废气进气口、废气出气口、空气进气口、空气出气口以及转轴,本实用新型中废气进气口的端部设置有冷却装置,来自内燃机中的废气必须先经过冷却装置后才能进入涡轮增压机中,废气经过冷却管时,一部分热量被冷却管吸收,可达到对废气降温的目的,保护废气进气口不被高温废气烫伤;本实用新型在转轴的外侧套接固定环,固定环的外侧套接外支撑管与内支撑件,内支撑件中设置有转轮,转轮与固定环直接接触,当转轴高速转动时,固定环贴合转轮转动,减小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相比传统技术中转轴直接参与摩擦,本实用起到了保护转轴的作用,提高涡轮增压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增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涡轮增压机。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机是一种利用内燃机排出的废气提供动力并压缩空气提高内燃机输出功率的一种设备,一般的涡轮增压机使用寿命不会超过十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精心养护,而涡轮增压机的损坏情况也多种多样,有可能是机油供给不及时导致的内部零件过渡摩擦,也有可能是压缩机的内部混入杂质而使叶轮损坏,但最常见的损坏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是由于废气的温度过高,使涡轮机的进气口被烫坏;二是叶轮连接轴的转轴与内部支撑件之间摩擦过渡而产生的损坏,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涡轮增压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涡轮增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涡轮增压机,包括废气进气口、废气出气口、空气进气口、空气出气口以及转轴,所述废气进气口的外端螺栓连接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由多孔连接件、冷却管以及进气漏斗组成,所述多孔连接件为圆饼状结构,多孔连接件上贯穿设有通孔,且通孔数量若干,所述冷却管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等,每个冷却管的一端均插入在通孔中并与通孔连接,冷却管的另一端均与进气漏斗连接,所述转轴的两侧均套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管状结构,固定环的外侧沿圆周均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外侧均套接外支撑管,所述外支撑管为管状结构,其内侧沿圆周均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中均设有内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为槽状结构,其数量不低于十个,且各内支撑件均匀分布于第二环形凹槽中,内支撑件的内部均设有转轮,内支撑件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轴槽,所述转轮的两端均穿插在内支撑件两侧的轴槽中。
优选的,所述内支撑件的两侧均与外支撑管的内部两侧贴合,内支撑件的内侧与外支撑管的内侧之间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两块对称设置的半圆形弧状结构组成,且弹性板的两端分别与内支撑件和外支撑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轮的宽度小于固定环外侧第一环形凹槽的宽度,且转轮的一侧均与第一环形凹槽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侧直径等于转轴的直径,固定环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贴合,二者焊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废气进气口的端部设置有冷却装置,来自内燃机中的废气必须先经过冷却装置后才能进入涡轮增压机中,废气经过冷却管时,一部分热量被冷却管吸收,可达到对废气降温的目的,保护废气进气口不被高温废气烫伤;
2.本实用新型在转轴的外侧套接固定环,固定环的外侧套接外支撑管与内支撑件,内支撑件中设置有转轮,转轮与固定环直接接触,当转轴高速转动时,固定环贴合转轮转动,减小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相比传统技术中转轴直接参与摩擦,本实用起到了保护转轴的作用,提高涡轮增压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支撑管结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0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