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9375.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1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高杰;仇爽;张磊;赵渊;杨吉;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车四方所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29/08;B61L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级网络 路网 二级网络 轨道交通 网络结构 网络系统 连接器 网络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 连接器故障 并联连接 传输网络 传输线路 单点故障 分支网络 节点连接 数据传输 线缆故障 整个网络 冗余 干线网 冗余度 并联 单条 两路 线缆 松动 瘫痪 传输 中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它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总体网络数据传输的一级网络系统,每个一级网络系统上通过a个一级网络节点连接有a个用于分支网络数据传输的二级网络系统;一级网络系统之间通过a个一级网络节点并联连接,每个一级网络节点上至少连接有两个二级网络系统。冗余度高:MVB总线A/B两路网络系统完全分开,具备完全冗余的MVB传输线路。能够避免因单个连接器故障、松动或线缆故障等引起整个传输网络瘫痪;可靠性高:线缆、连接器、设备间接线方式改为并联,设备出现任何单点故障均不会引起网络系统传输的中断,此外,任何支路网段故障不会影响其他支路网段及干线网段,降低单条支路网段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
背景技术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在轨道车辆安全运行及检修维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列车的神经中枢系统,是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技术保证。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对轨道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控制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信息通讯核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而现有轨道交通的网络系统结构为“一”字型串行拓扑结构,MVB(多功能车辆总线)总线的冗余A/B两路网络系统共用同一个连接器和线缆,所有设备通过连接器串联,虽然其具有线路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却存在以下不足:1、冗余度低,MVB总线的冗余A/B两路网络系统使用同一条线缆和同一个连接器,线路上的单点故障往往导致两个网络系统同时时效;2、可靠度低,由于冗余度不足,在两路网络系统同时时效后将导致列车网络通信中断,不得不退出运营服务;3、检修困难,网络出现中断后,无法迅速定位到故障位置,常常需要对整个网络线路进行检查,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解决了现有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它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总体网络数据传输的一级网络系统,每个一级网络系统上通过a个一级网络节点连接有a个用于分支网络数据传输的二级网络系统;一级网络系统之间通过a个一级网络节点并联连接,每个一级网络节点上至少连接有两个二级网络系统。
每个二级网络系统上通过b个二级网络节点连接有b个用于次分支网络数据传输的三级网络系统;每个二级网络节点上至少连接有两个三级网络系统。
第a-1个二级网络系统除了与第a-1个一级网络节点连接接入一级网络系统外,第a-1个二级网络系统还可以通过与第a个一级网络节点和/或第a-2个一级网络节点连接接入一级网络系统。
第b-1个三级网络系统除了与第b-1个二级网络节点连接接入二级网络系统外,第b-1个三级网络系统还可以通过与第b个二级网络节点和/或第b-2个二级网络节点连接接入二级网络系统。
一级网络节点和二级网络节点内设置有唯一的信息标识符,用于对网络节点故障的及时定位。
一级网络系统、二级网络系统和三级网络系统为相同的网络系统;一级网络节点和二级网络节点包括用于网络数据信号重新发送或者转发的中继器和一端与中继器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网络电缆接入各级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连接器。
连接器为两个数据输入端口和一个数据输出端口的连接器;数据输出端口包括A+、A-、B+和B-四个接线引脚,两个数据接入端口包括四个两芯的电缆接入端子J1、J2、J3和J4;A+和A-与第一数据输入端口的电缆接入端子J1和J2连接;B+和B-与第二数据输入端口的电缆接入端子J3和J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车四方所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车四方所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9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VPX架构的便携式加解密测试设备
- 下一篇:基于CAN总线的融合投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