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薯粉丝切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7163.0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河山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7/06;B26D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王允辉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红薯粉丝 切刀 输送机 导轨 滑块 速段 本实用新型 切断装置 拉线式 砧板 夹持机构 夹持气缸 检测开关 品质保证 切断气缸 输送托盘 相邻托盘 行程开关 自动夹持 自动检测 自动排渣 自动清洗 产能 刀片 粉丝 拉线 切下 送出 竖立 承接 安全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薯粉丝切断装置,包括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多个托盘、检测开关、夹持气缸、夹持机构、切断气缸、机架、导轨、行程开关、滑块、切刀和砧板,多个托盘放置在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的拉线上,并且相邻托盘之间有间隙,红薯粉丝位于托盘上,导轨竖立设在机架上且位于托盘的上方,滑块设在导轨上,切刀固定在滑块上,砧板位于托盘的下方且与切刀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三速段输送机,将承接粉丝的托盘有序管理,在输送托盘过程,托盘自动检测,托盘自动夹持,切刀自动切下切断,自动抹油,自动排渣,自动清洗刀片等工序,完成红薯粉丝切断和自动送出托盘的工作过程,达到安全高效,品质保证,提高产能,省却人力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红薯粉丝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红薯粉丝生产流程是先将红薯粉和水调成一定粘度的粉浆,倒入挤丝机的漏斗里,粉浆在重力自流状态下进入挤丝机,挤丝螺杆将粉浆挤入高温腔体,通过高温腔体的粉浆被熟化后挤入模管,从模管小孔处挤压出来,呈一字排开的粉丝平铺在托盘上,由输送机带走。粉丝挤出后需要按照一定长度切断,而刚刚挤出的粉丝属于高温高黏度的半固态物质,所以目前只有人工持刀方式将粉丝切断。
人工切断方式存在操作不规范、不安全、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力,非常不利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市场品质要求。
人工切断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切刀位置不固定,容易刮损周转托盘,
2、切下时,操作者需掌握两个基本动作要求,一是垂直切下深度,二是水平方向剪切力,即使熟练工人操作,也还是容易造成粉丝端面粘连,影响粉丝品质;
3、普遍的人工切刀长度约一米,手持方式容易让操作者感觉疲劳和存在安全隐患;
4、生产效率低,品质风险大,管理成本高;
人工切断方式存在上述缺点,是因为刚刚挤出的粉丝属于高温高黏度的半固态物质,粉丝柔软,容易拉长,而且附着性非常强,即便是人工方式切断,也必须遵循一刀一洗法则,这样才能保持切刀干净和不被粘附,达到切断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品质保证,提高产能,省却人力的红薯粉丝切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红薯粉丝切断装置,包括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多个托盘、检测开关、夹持气缸、夹持机构、切断气缸、机架、导轨、行程开关、滑块、切刀和砧板,多个托盘放置在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的拉线上,并且相邻托盘之间有间隙,红薯粉丝位于托盘上,导轨竖立设在机架上且位于托盘的上方,滑块设在导轨上,切刀固定在滑块上,砧板位于托盘的下方且与切刀相对应,检测开关设在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的一侧,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带动托盘向前移动,当检测开关位于托盘之间的间隙,托盘不遮挡检测开关,此时,切刀和砧板位于相邻托盘之间的间隙处,检测开关启动夹持气缸和切断气缸,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停止输送,夹持气缸带动夹持机构将托盘夹紧固定,与此同时,切断气缸向下推动滑块,滑块沿着导轨带动切刀下移将红薯粉丝切断,滑块触动导轨上的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启动夹持气缸带动夹持机构复位以及切断气缸带动滑块和切刀复位,并启动三速段拉线式输送机继续带动托盘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固定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将滑块、导轨和切刀罩住。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抹油海绵,所述切刀下移时穿过抹油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砧板采用铁氟龙砧板。
进一步地,所述砧板设有两块,所述切刀从两块砧板之间的间隙穿过。
进一步地,两块砧板相对应的一端底部设有退料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河山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河山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7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