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文测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0227.6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3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胜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鱼 尾翼 传动装置 悬架 本实用新型 测量装置 水文测沙 悬索 流沙 测量 含沙量 平行线 结构稳定 上端固定 远程控制 主体内部 上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文测沙装置,包括测沙主体、控制机构、流沙测量装置与远控传动装置,控制机构设置于测沙主体内部,流沙测量装置设置于测沙主体一侧,远控传动装置均设置于测沙主体底部,且两个远控传动装置位于同一条平行线上,测沙主体包括铅鱼、铅鱼尾翼、悬索、悬架,铅鱼一侧固定连接有铅鱼尾翼,且铅鱼与铅鱼尾翼位于同一个平面上,铅鱼尾翼中部固定连接有悬架,悬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悬索,且铅鱼尾翼上端设有GPS定位仪。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测沙效果好,可以充分保持的测沙装置品质稳定,避免了现有的测沙装置不能远程控制其航行至指定部位进行测量,导致测量得到的含沙量数据离散、单一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测量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测沙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巡测是对水文基层测站的管理体制和测验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实现水文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水文现代化、提升能力、拓展服务的需要。实行水文巡测,是在现有水文站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分片组合,把人员分散、驻站定位观测的工作方式,改变为集中人员、建立基地、统一调度,来完成某一行政区域或流域的水文勘测、科研和服务工作。而实现悬移质泥沙监测自动化,无疑对水文巡测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河流悬移质泥沙监测一直是水文监测单位关注的重点,而目前水文上测量河流含沙量的主要方法是:人工取样,使用过滤或烘干法测量含沙量。该方法从样品的采集到分析,周期长,操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此外,人工方法的采样时间长,容易丢失峰值数据;得到含沙量数据离散,时空分辨率低,无法反映真实的悬移质泥沙的实时动态变化,现有的测沙装置无法同时测量出水中的含沙量、流速以及沙粒的分布的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测沙装置不能远程控制其航行至指定部位进行测量,导致测量得到的含沙量数据离散、单一的问题,且现有的大多数测沙装置测量出的数据无法及时同步到水文站网终端,导致水文信息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测沙装置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水文测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测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测沙装置无法同时测量出水中的含沙量、流速以及沙粒的分布的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测沙装置不能远程控制其航行至指定部位进行测量,以及测量出的数据无法及时同步到水文站网终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测沙装置,包括测沙主体、控制机构、流沙测量装置与远控传动装置,控制机构设置于测沙主体内部,流沙测量装置设置于测沙主体一侧,远控传动装置均设置于测沙主体底部,且两个远控传动装置位于同一条平行线上;
测沙主体包括铅鱼、铅鱼尾翼、悬索、悬架,所述铅鱼一侧固定连接有铅鱼尾翼,且铅鱼与铅鱼尾翼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铅鱼尾翼中部固定连接有悬架,所述悬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悬索,且铅鱼尾翼上端设有GPS定位仪;
控制机构包括蓄电池、智能处理芯片、伺服电机、控制器,所述蓄电池一侧嵌入设置有智能处理芯片,且蓄电池与智能处理芯片之间间隔2厘米,所述智能处理芯片下端嵌入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一侧嵌入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设有信号接收端,并且蓄电池与智能处理芯片、伺服电机、控制器均呈电性连接;
流沙测量装置包括检测探头、传感器、流速仪、激光粒度分布仪、同位素测沙仪,所述检测探头上端固定连接有传感器,且检测探头与传感器配套检测,所述检测探头上端嵌入设置有流速仪,所述流速仪一侧嵌入设置有激光粒度分布仪,所述激光粒度分布仪一侧嵌入设置有同位素测沙仪,且流速仪、激光粒度分布仪与同位素测沙仪自左往右依次均呈线性排布;
远控传动装置包括软轴、螺旋桨、弯管,两个所述软轴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旋桨,两个所述螺旋桨的中部嵌入设置有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探头呈反“L”状,且检测探头与传感器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胜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胜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0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测量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基于云计算的低空空气分析系统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