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金属冶金结合复合无缝管管坯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0186.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0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白记兵;王迎珍;白振东;白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凯通源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台 空心材料 预热装置 夹持装置 双金属冶金 生产装置 升降装置 旋转装置 电渣炉 复合 预热 棒料 伸入 芯部 加热 复合管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 升降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冶金结合复合无缝管管坯生产装置,一种双金属冶金结合复合无缝管管坯生产装置,包括:旋转装置、预热升降台和电渣炉升降台;通过预热升降台对外层空心材料进行加热,其包括预热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预热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通过升降装置可带动预热装置纵向移动;通过旋转装置带动外层空心材料旋转,其位于预热装置的下方;通过电渣炉升降台带动芯部棒料移动,伸入外层空心材料内,其包括升降台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升降台上,通过升降台可带动夹持装置纵向移动,所述夹持装置位于预热装置的上方。该装置可以对外层空心材料进行加热,并可使芯部棒料伸入外层空心材料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冶金结合复合无缝管管坯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用钢管既要求材料的机械物理化学等综合性能优良又希望材料的使用寿命长,价格便宜。虽然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和热处理等冶金手段可以提高或改善材料的某种特性,但是添加昂贵而稀有的合金元素并不总是能够得到所需要的理想性能。随着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双金属复合管应运而生。
常见的生产方法有机械复合法、离心浇铸法。机械复合法生产处的复合管使用寿命短,易被腐蚀破坏,离心浇铸法可以保证管道的强度,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对管坯表面进行机械加工,这样就增加了两层金属的壁厚不均,也因铸造时液态金属相互冲刷和拌合会形成过渡层。工序复杂,效率低,成材率低、成本高
因此,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冶金结合复合无缝管管坯生产工艺,由外层空心材料和芯部棒料经熔铸方法形成符合标准圆管坯,然后在进行后续加工。此生产工艺需要保证外层空心材料与芯部棒料的同轴度,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芯部棒料伸入外层空心材料内,并且要对外层空心材料进行加热,同时还要确保其均匀加热。然而现有技术中,却缺少相应的生产设备,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冶金结合复合无缝管管坯生产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外层空心材料进行加热,并可使芯部棒料伸入外层空心材料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金属冶金结合复合无缝管管坯生产装置,包括:旋转装置、预热升降台和电渣炉升降台;
通过预热升降台对外层空心材料进行加热,其包括预热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预热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上,通过升降装置可带动预热装置纵向移动;
通过旋转装置带动外层空心材料旋转,其位于预热装置的下方;
通过电渣炉升降台带动芯部棒料移动,伸入外层空心材料内,其包括升降台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升降台上,通过升降台可带动夹持装置纵向移动,所述夹持装置位于预热装置的上方。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立柱、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滑箱,所述第一升降滑箱设置在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一升降滑箱联接,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带动第一升降滑箱沿第一立柱移动,所述预热装置通过摆动臂与第一升降滑箱联接,所述摆动臂的两端分别与预热装置和第一升降滑箱铰接;还包括限位拉杆,所述限位拉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滑箱和预热装置铰接,所述限位拉杆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限位拉杆包括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所述第一内杆与第一外杆滑动联接,所述第一外杆上设有限位螺丝。
所述升降台包括第二立柱、第二升降滑箱,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送料装置和中心调节支撑架,所述第二升降滑箱设置在第二立柱上,并可沿第二立柱移动,所述夹持送料装置设置在第二升降滑箱上,所述中心调节支撑架与第二立柱联接并位于夹持送料装置的下方,通过夹持送料装置可以夹持并带动芯部棒料移动,通过中心调节支撑架起到支撑芯部棒料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凯通源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凯通源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0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的确保有效追溯的铸造号模具
- 下一篇:一种铸造模具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