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5610.1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李北英;张维伟;李阔;宋昱科;刘中海;马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保护性气体 夹持机构 气密性检测 升降机构 输送轨道 真空气管 真空泵 主气管 充气 气源 本实用新型 并联连接 气管连接 气密检测 人工成本 上下移动 生产效率 充气量 气管 填充 检测 节约 | ||
一种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包括机架、升降机构、蓄电池夹持机构、真空泵和保护性气体气源,机架上设有蓄电池输送轨道,蓄电池夹持机构位于蓄电池输送轨道上部,升降机构带动蓄电池夹持机构上下移动,蓄电池夹持机构设有主气管,主气管并联连接真空气管和保护性气体气管,真空气管连接真空泵,保护性气体气管连接保护性气体气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密检测与保护性气体填充同时进行的问题,提高了检测水平,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以确保保护性气体充气量充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生产线的装置,特别是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要对蓄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以检测蓄电池密封是否良好,在气密性检测过程中,需要借助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设备。现有的检测设备在检测时,先使用夹持机构夹住并密封蓄电池的密封盖,然后通过密封盖排气孔向蓄电池内部充气,通过充气后气压的变化进行气密性检测。这种传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无需向蓄电池内部填充保护性气体的蓄电池检测,但用于检测需向蓄电池内部填充保护性气体的蓄电池则存有如下问题:1、充气后的蓄电池在通过原有的气密性检测后,需释放出蓄电池内的气体,再由人工对蓄电池填充保护性气体,操作耗时长;2、人工填充保护性气体容易造成充气量不足; 3、充气时密封不严造成泄漏浪费;4、对生产场地要求较大。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气密性检测完成后自动填充保护性气体的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包括机架、升降机构、蓄电池夹持机构、真空泵和保护性气体气源,机架上设有蓄电池输送轨道,蓄电池夹持机构位于蓄电池输送轨道上部,升降机构带动蓄电池夹持机构上下移动,蓄电池夹持机构设有主气管,主气管并联连接真空气管和保护性气体气管,真空气管连接真空泵,保护性气体气管连接保护性气体气源。
上述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所述蓄电池夹持机构设有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丝杠、移动块、夹持气缸,两根丝杠的外端由框架两侧探出,各丝杠端部设有手轮,两块移动块分别与各丝杠螺旋螺纹配合,各移动块分别经连接板连接夹持气缸,两夹持气缸活塞杆相向设置,夹持气缸活塞杆端部设有与蓄电池排气孔密合的密封塞,密封塞设有连接蓄电池排气孔及主气管的孔道。
上述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在蓄电池输送轨道旁侧沿蓄电池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阻挡气缸、固定气缸和第二阻挡气缸。
上述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所述升降机构设有升降气缸、导柱和导套,升降气缸连接框架,升降气缸活塞杆连接机架上部的机头,两个导套与机头固定,两根导柱位于升降气缸两侧,导柱下端连接框架,导柱上部与导套滑动配合。
上述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保护性气体气管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调压阀、第一节流阀和正压充气电磁阀;真空气管上设有第二调压阀、第二节流阀和负压充气电磁阀;主气管上设有流量计、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放气电磁阀。
上述用于蓄电池气密性检测及充气的设备,丝杠中部设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针对需要充入保护性气体的蓄电池气密性检测问题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具备真空检测气密性与填充保护性气体两种功能于一体的蓄电池检测设备。所述设备操作过程先由真空泵向蓄电池内充入负压,然后通过压力传感器对蓄电池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最后对检测合格的蓄电池直接充入保护性气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密检测与保护性气体填充同时进行的问题,提高了检测水平,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以确保保护性气体充气量充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5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通阀以及内外漏检测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压合的气密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