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育机器人用的行走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7040.7 | 申请日: | 201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3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姚碧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高新区异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插杆 底端 本实用新型 教育机器人 伸缩装置 连接杆 行走轮 支撑板 联动 机器人技术领域 对称固定 高速运动 固定板 滑动 支杆 机器人 重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育机器人用的行走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立柱上滑动插设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插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伸缩装置的,所述伸缩装置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支杆。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现了机器人的重心可降低,增加高速运动时候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育机器人用的行走轮。
背景技术
教育机器人是专门为学生开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教育机器人在行走后,由于速度较快,重心较高,使得机器人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倾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育机器人用的行走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教育机器人用的行走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立柱上滑动插设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相对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插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伸缩装置的,所述伸缩装置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与联动块和第一连接块均为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侧板,所述第二连接块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侧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上端与支持板固定固定,所述侧板的底端固定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端固定有移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底端的减震块,所述减震块的底端设有减震筒,所述减震块与减震筒之间固定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减震筒底端的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设有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装置上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装置采用电动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支撑板与机器人本体连接,当机器人高速运动后,启动电动伸缩杆,然后带领连接杆向上移动,进而在通过联动块和支杆与第一连接块实现两个插杆相互远离,进而通过第二连接块带动两个侧板相互远离,使得支撑板上端的机器人重心下降,减震装置增加抗震性,移动装置便于实现机器人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现了机器人的重心可降低,增加高速运动时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用的行走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用的行走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第一连接块,3-安装架,4-伸缩装置,5-连接杆,6-插杆,7-减震块,8-弹簧,9-减震筒,10-固定板,11-联动块,12-橡胶圈,13-支杆,14-万向轮,15-支腿,16-第二连接块,17-侧板,18-垫块,1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高新区异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高新区异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7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物搬运机
- 下一篇:一种流动式监控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