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泵汽车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1263.2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2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王建超;张可欣;赵智强;郭勤;秦贵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25B40/02;F25B41/04;F25B41/06;F25B47/02;B60H1/00;B60H1/03;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姜美洋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三通阀 板式换热器 汽车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电机余热 依次连通 制热回路 三通阀 热泵 电动机控制系统 电源转换器 电子膨胀阀 充电系统 节省资源 外换热器 液分离器 电动机 压缩机 制热 水泵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泵汽车空调系统,包括:主制热回路,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磁三通阀、车外换热器、第三电磁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和气液分离器;电机余热制热回路,其包括依次连通的电动机、第四电磁三通阀、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五电磁三通阀、第一水泵、充电系统、电源转换器和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和第一三通阀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电机余热进行制热,节省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汽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应用同时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是目前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纯电动汽车没有燃油发动机,汽车空调系统除压缩机不能继续由发动机直接带动外,冬季制热也无法继续利用发动机余热,现电动汽车多采用PTC电加热器直接供暖,效率较低,显著的降低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从长远来看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目标。因此,研究能效比较高的热泵空调系统对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汽车空调系统常由一个四通换向阀实现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制热模式的相互转换,但是此种热泵空调不能实现联动的电池热管理功能,并且在超低温情况下,热泵空调的性能会显著降低,而且传统的除霜方式影响车内热舒适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热泵式汽车空调,来满足制冷,制热,超低温制热,电池加热/冷却,电机冷却,除霜等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一种热泵汽车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利用电机余热,节省资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机制冷回路,通过电机散热器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同时进行除霜与电池冷却的除霜模式,在除霜时对电池进行冷却,并通过电池余热对车内进行加热,还可以在电池不需要冷却时利用PTC加热器加热电池冷却液,保持电池恒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热泵汽车空调系统,包括:
主制热回路,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磁三通阀、车外换热器、第三电磁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和气液分离器;
电机余热制热回路,其包括依次连通的电动机、第四电磁三通阀、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五电磁三通阀、第一水泵、充电系统、电源转换器和电动机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和第一三通阀连接;
其中,当处于制热模式时,
当所述主制热回路开启时,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连通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电机余热制热回路处于关闭状态;
当所述电机余热制热回路开启时,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连通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八电磁三通阀,其与所述第五电磁三通阀连通;
电机散热器,其与所述第八电磁三通阀连通;
第三三通阀,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散热器和第一水泵连通;
其中,当处于电机余热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三三通阀连通所述第八电磁三通阀和所述第一水泵,当处于电机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三三通阀连通所述电机散热器和所述第一水泵。
优选的是,还包括:
PTC制热回路,其包括依次连通的PTC加热器、第二三通阀、车内散热器、第六电磁三通阀、第七电磁三通阀和第二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1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