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鳍片结构的钛电解阳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7240.6 | 申请日: | 201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7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冰;王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创信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1/02;C25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13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鳍片 阳极 鳍片结构 电解阳极 绝缘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 插接口 鳍片部 通孔 圆柱状连接部 薄片状电极 平台状基座 引线连接端 连接关系 支撑结构 制氧设备 薄片状 基座部 内密封 外密封 凹环 插接 多层 划伤 凸缘 损伤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鳍片结构的钛电解阳极。包括圆柱状连接部、平台状基座部、多层薄片状鳍片部、引线连接端、外密封凸缘、内密封凹环、鳍片插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部包括不止一个阳极鳍片和绝缘支撑结构,所述阳极鳍片为薄片状电极,所述阳极鳍片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基座部的鳍片插接口中,所述阳极鳍片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绝缘支撑结构从所述阳极鳍片(31)的通孔穿过,并与所述阳极鳍片形成固定间距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鳍片结构的钛电解阳极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鳍片结构上的保护涂层容易划伤、损坏,极间距不易控制,以及支撑结构容易对鳍片造成损伤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鳍片结构的钛电解阳极。
背景技术
钛阳极就是钛基金属氧化物涂层中的阳极。根据其表面催化涂层不同分别具有析氧功能、析氯功能。一般电极材料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极距变化小,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好,寿命长,费用低,对电极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目前钛是最能满足以上综合要求的金属,一般采用工业纯钛TA1\TA2。
钛阳极具有以下优点:钛阳极工作寿命长;可克服石墨阳极和铅阳极溶解问题,避免对电解液和阴极产物的污染,因而可提高金属产品纯度;可提高电流密度;金属阳极的采用使电解槽构造得以改善,降低了电能消耗,从而提高了生产性能;采用了DSA,水银法及隔膜法食盐电解槽的设计概念和操作条件得以改进,能耗得以降低;阳极尺寸稳定,电解过程中电极间距离不变化,可保证电解操作在槽电压稳定情况下进行。可避免铅阳极变形后的短路问题;钛阳极重量轻,可减轻劳动强度;开关制作容易,可高精度化;工作电压低,因此电能消耗小,可节省电能消耗。
传统的用于制氧设备的钛电解阳极为了尽可能扩大接触面积,往往使用多层薄片结构堆叠形成鳍片结构,将鳍片结构侵入电解液进行制氧反应的过程中,鳍片间缺乏有效的支撑,往往无法避免鳍片出现搭接、弯曲等现象引起的不良误触,以及鳍片相互干扰、碰撞所可能产生的表面涂覆层剥落现象对反应过程的干扰。其次,鳍片间的间距控制受到电解液浓度、鳍片尺寸、电动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易控制,间距太近可能出现尖状金属生成,并造成阴阳极短路击穿,而间距太远又可能会导致极低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与生产时间。
此外,鳍片间的误触可能导致设备短路,直接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鳍片上保护涂层的剥落则可能引起鳍片的钛电极核心暴露,在局部形成一个小的电池反应,加速局部电极的溶解,最终导致鳍片结构变形,间接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鳍片结构的钛电解阳极,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鳍片结构上的保护涂层容易划伤、损坏,极间距不易控制,以及支撑结构容易对鳍片造成损伤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鳍片结构的钛电解阳极,包括圆柱状连接部(1),与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固连的方形平台状基座部(2),和固连于所述基座部(2)远离所述连接部(1)一侧的多层薄片状鳍片部(3),所述连接部(1)、基座部(2)与所述鳍片部(3)均由工业钛制成,所述连接部(1)的自由端底面中心具有引线连接端(11),所述连接部(1)上与所述基座部(2)的连接区域具有外密封凸缘(12),所述基座部(2)上与所述连接部(1)的连接区域还具有内密封凹环 (21),所述基座部(2)与所述鳍片部(3)接触的区域设有鳍片插接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部(3)包括不止一个阳极鳍片(31) 和绝缘支撑结构(32),所述阳极鳍片(31)为薄片状电极,所述阳极鳍片(31)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基座部(2)的鳍片插接口(22)中,所述阳极鳍片(31)的中部具有通孔(310),所述绝缘支撑结构(32) 从所述阳极鳍片(31)的通孔(310)穿过,并与所述阳极鳍片(31) 形成固定间距的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创信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创信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7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