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原位打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1506.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1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魏立安;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叁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0 | 分类号: | A61F2/1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管 喷头部 管部 打印头装置 第二存储器 存储器 存储装置 打印机构 喷头单元 预定部位 支架单元 第二管 皮肤 本实用新型 中心轴位置 动力装置 喷头部位 人工皮肤 移动装置 交联剂 三轴式 生物胶 管壁 内腔 打印 穿过 驱动 延伸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原位打印机构,用于将通过打印而形成人工皮肤的生物胶和交联剂涂布在人体的预定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头装置,具有支架单元和设置在支架单元上的喷头单元;存储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涂布动力装置,用于向存储装置提供涂布动力;以及,三轴式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打印头装置移动至预定部位,其中,喷头单元具有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第一喷管具有第一管部和第一喷头部,第一管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存储器、第一喷头部连接,第二喷管具有第二管部和第二喷头部,第二管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存储器连接、第二喷头部连接,第二喷管延伸并穿过第一管部的管壁,使得第二喷头部位于第一管部内腔的中心轴位置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皮肤原位打印机构。
背景技术
皮肤缺损是指烧烫伤、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的皮肤缺失。若皮肤缺损部位的损伤深度达到真皮层及以下,则人体无法进行完全再生,而是通过成纤维细胞长入等方式愈合,愈合后缺损部位就形成了瘢痕组织。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的颜色、形状均有较大差异,极不美观,因此容易给病患带来心理负担;不仅如此,瘢痕组织弹性较差且缺乏毛孔、透气性差,也容易让病人产生不适感。所以,在治疗皮肤缺损时应当尽量让皮肤正常愈合,避免产生瘢痕组织。
临床上常采用拉伸损伤部位周围皮肤或移植其他部位皮肤的方法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但在深度缺损部位的面积极大(例如严重烧烫伤等)时,由于病人未受到损伤的部位也不多,能够取得的正常皮肤无法满足覆盖缺损部位的需求,因此这些方法均无法应用。现有技术中,针对这样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出现了人造皮肤疗法,即,事先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制备好带有毛细孔的人造皮肤,将这样的人造皮肤修剪成破损部位的形状后覆盖在缺损部位,即可保护皮下组织、加快愈合。然而,由于缺损部位通常深浅不一、形状不规整,因此人造皮肤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贴合状态,使得治疗效果也不够理想。
为了克服上述人造皮肤的缺陷,现有技术中产生了打印皮肤的概念。即,采用含有皮肤层细胞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如生物胶)直接在受损部位涂布形成形状适应的人造皮肤。然而,生物胶自身不具有凝固性,必须加入交联剂才能凝固成人造皮肤。同时,生物胶的粘度较大,需要采用搅拌等手段才能保证混匀。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预先混入交联剂的生物胶来进行涂布。但是,这样的方法要求涂布速度必须非常快,否则剩余的生物胶就会发生凝固而不能继续涂布;或者,每次使用少部分的交联剂和生物胶的混合液来涂布,总共需要进行多次混合和涂布,这样的过程不仅过于繁琐、费力,而且多次混合还增加了生物胶中的皮肤层细胞受污染的风险。
如果将生物胶和交联剂分开涂布,那么生物胶就会提前暴露在光和空气环境中,增加了生物胶中的皮肤层细胞受污染的风险,此外,分开涂布时生物胶和交联剂的混合程度也很难把握。
另外,进行分开涂布时,涂布装置(包括容纳器件以及涂布器件)往往是一次性器具,所以更换生物胶或交联剂往往只能整套更换涂布装置,成本较高。尤其是,遇到病人皮肤受损面积比较大的情况,所需要的生物胶和交联剂的量也较大,而一次性的涂布装置(包括容纳器件以及涂布器件)的盛液量通常较少,这是因为如果盛液量过大会影响其涂布的精度,所以上述涂布过程中必然需要更换涂布装置,而更换涂布装置一方面耽误手术进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另一方面,造成涂布过程不能连贯进行,使得所打印的皮肤出现断层或分隔,影响整体的打印效果。
此外,现有技术还很难对涂布的方向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打印的精度也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原位打印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叁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叁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41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