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排氢歧块及其应用的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22335.2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邓佳;朱太荣;李海君;陈星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流道 吹扫阀 泄压阀 输入端连接 主流道连通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燃料电池 入口连接 输出端 主流道 成排 本实用新型 底部出口 顶部封闭 管道集成 氢气流通 制造成本 模块化 体积小 出口 应用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排氢歧块及其应用的燃料电池,包括排氢歧块、泄压阀、吹扫阀、排氢接头、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排氢歧块里面设置有供氢气流通的主流道、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主流道的顶部封闭,底部出口安装排氢接头,第一支流道的第一出口和主流道连通,第一支流道的第一入口连接泄压阀的输出端,泄压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管道;第二支流道的第二出口和主流道连通,第二支流道的第二入口连接吹扫阀的输出端,吹扫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道,所述排氢歧块、泄压阀、吹扫阀、排氢接头和管道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模块化的部件,整体性强,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安装制造简便,便于进行质量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排氢歧块及其应用的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氢能源燃料电池一般包括箱体、箱盖、电堆模块(即燃料电池堆-- 即串联多个独立的单个燃料电池组成)、进氢阀门组件、出氢阀门组件、氢气循环泵、空气进气系统和冷却系统,其中电堆模块、进氢阀门组件、出氢阀门组件都安装在箱体内,空气进气系统、冷却系统安装在箱体外面。
出氢阀门组件的主要功能有:1)排出反应后氢气中的液态水/水蒸气,维持系统内氢气浓度;2)当系统氢气压力高于设定的某一安全值时,为系统卸压,并将系统内的高压氢气排出。
目前出氢阀门组件包括很多零件:如泄压阀、吹扫阀、排氢接头和管道,其中:泄压阀用于排走当进氢阀门组件的氢气压力过高时泄漏部分的氢气,吹扫阀用于对反应后在电堆内部滞留的氢气/水蒸气/液态水进行吹扫。这些零件都不是模块化,而是分散设置,这种布局安排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1)零件数目多,安装连接麻烦;2)非模块化,体积大,成本高,整体性差,质量难以控制,可靠性变差;3)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排氢歧块及其应用的燃料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布局不合理导致产品体积大、成品组装麻烦,成本增加和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集成排氢歧块,包括排氢歧块、泄压阀、吹扫阀、排氢接头、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排氢歧块里面设置有供氢气流通的主流道、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主流道的顶部封闭,底部出口安装排氢接头,第一支流道的第一出口和主流道连通,第一支流道的第一入口连接泄压阀的输出端,泄压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管道;第二支流道的第二出口和主流道连通,第二支流道的第二入口连接吹扫阀的输出端,吹扫阀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管道。
上述所述的第二支流道的第二出口的位置靠近排氢接头。
上述所述的第一支流道的第一出口的高度H1比第二支流道的第二出口的高度H2高。
上述所述的排氢歧块是块状体,包括顶面、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排氢接头位于底面上,在底面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里面安装密封圈,排氢接头位于环形凹槽中间。
上述所述的第一支流道的第一入口位于前面,第二支流道的第二入口位于后面。
上述所述的第一支流道、第二支流道垂直主流道。
上述所述的左面凸出支撑板,吹扫阀支承安装在支撑板上。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箱体、电堆模块和低压控制系统,其中电堆模块、低压控制系统都安装在箱体内,在电堆模块的两端分别安装进氢接口管道和出氢接口管道,进氢接口管道和出氢接口管道都与集成排氢歧块连接,所述的集成排氢歧块是上述所述的集成排氢歧块,泄压阀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进氢接口第一管道,吹扫阀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出氢接口第二管道。
上述所述的歧块包括顶面、底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排氢接头位于底面上,在底面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里面安装密封圈,排氢接头位于环形凹槽中间,在箱体的底板上设置供排氢接头穿过的通孔,歧块的底面靠向底板,且歧块的底面与底板之间由密封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22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电堆并联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氢气供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