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料回收及熔炉炼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8772.7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李洪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恒业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21 | 分类号: | 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78 | 代理人: | 李小金 |
地址: | 614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本实用新型 滑轮组支架 左右两侧 炼制 硅料 壳体 气源 转轴 熔炉 电机 分支气管 硅料加工 角度调节 驱动装置 使用寿命 原料输料 回收 导料管 动滑轮 滑轮组 内腔中 施加力 石墨锅 撞击管 对壳 两组 料斗 内腔 气管 运输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硅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料回收及熔炉炼制装置,包括支架、导料管和两个滑轮组支架,两个所述滑轮组支架分别位于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石墨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源从分支气管改进为主气管运输并将气源调节到料斗的右侧,节省原料输料距离的同时,避免气体因为倾斜角度撞击管壁导致对进料的干扰,并且通过设置有两组驱动装置且安装有减少负载的动滑轮的滑轮组,降低对电机的负荷,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左右两侧同时协助施加力,可以更好的保持力的稳定性,提高对壳体角度调节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料回收及熔炉炼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申请号为CN201611035660.9的一种能够回收切割废液中硅粉的硅粉回收装置。该硅粉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石墨埚,所述石墨埚的外表面缠绕有加热线圈,所述石墨埚内盛装有熔融状态的硅液,所述石墨埚的上方设置有石墨管,所述石墨管的下端延伸至硅液中且石墨管的下端面距离硅液液面的距离为300-350mm,所述石墨管的上端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一端与石墨管的上端密封连接,导料管的另一端为粉状物料入口,所述导料管上连接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连接有气源。该硅粉回收装置可以实现切割废液中硅粉的回收利用,整个过程可持续进行,硅粉的回收效率较高。适合在硅料回收技术领域推广应用。但是在使用中,将壳体的重力带来的负载力转移到电机上,只有一组定滑轮使得电机负载过大,且在倾斜出料后的回复过程中,需要电机进行逆向缓慢放线,对电机质量要求高,且电机易磨损,并且在该文件中,气源位于料斗的左侧,在使用中,通过高速的气源形成负压带动原料,需要一段缓冲时间通过负压将右侧的原料吸引到左侧的风口处,这段时间内能源浪费,并且压缩气体在以倾斜角被喷出时,会分流出向右的分支风道,导致进料紊乱,延缓进料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料回收及熔炉炼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机负载过大容易损毁和气源和料斗之间仍会出现气流干扰导致实时出料量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料回收及熔炉炼制装置,包括支架、导料管和两个滑轮组支架,两个所述滑轮组支架分别位于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安装有石墨锅,所述石墨锅的外壁上绕接有加热线圈,所述壳体的左侧外壁上焊接有石墨V型槽,所述导料管的底部连接有石墨管,所述石墨管位于石墨锅的内腔中,所述支架的底部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吊环,所述导料管的右侧进气端连接有气源,所述导料管上连接有料斗,所述导料管上安装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位于气源和料斗之间,所述滑轮组支架上安装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上绕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在吊环上,所述滑轮组支架上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右侧安装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的外圈上焊接有线盘,且牵引绳绕接在线盘上。
优选的,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牵引绳均为一体绕接成型的钢索牵引绳,且所述牵引绳的分支点位置与所述石墨V型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滑轮组包括三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
优选的,所述料斗的内腔底部出料口与导料管形成十度倾斜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源从分支气管改进为主气管运输并将气源调节到料斗的右侧,节省原料输料距离的同时,避免气体因为倾斜角度撞击管壁导致对进料的干扰,并且通过设置有两组驱动装置且安装有减少负载的动滑轮的滑轮组,降低对电机的负荷,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左右两侧同时协助施加力,可以更好的保持力的稳定性,提高对壳体角度调节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恒业硅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恒业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8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炉
- 下一篇:一种有机硅渣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