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收集排放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9737.0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7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荣;付志琴;余业;闫勇斌;张雅竹;彭程;谈子龙;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烟 风道 汽车尾气 排放处理系统 尾气抽排装置 本实用新型 动力装置 汽车底盘 抽排 系统结构设计 风道结构 排出系统 生产作业 市场应用 油料收集 轴向方向 进风量 排污泵 废油 底面 地坑 风管 集油 生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收集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集油地坑,和设置于汽车底盘生产线下方的尾气抽排装置,所述尾气抽排装置包括沿所述汽车底盘生产线的轴向方向布置的集烟风道和抽排动力装置,所述集烟风道与所述抽排动力装置之间通过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集烟风道收集汽车尾气,在集烟风道的底面入手,使风道具有集烟功能并能调整集烟风道的进风量,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利用集烟风道结构的特点,实现了油料收集功能,并能通过排污泵将多余废油排出系统,保证了生产作业的环境。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安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汽车尾气收集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商用汽车底盘生产线的最后作业工位,通常是点火试验工位。点火试验工位产生大量废气的同时,也会产生油箱滴油漏油的现象。虽然每次滴漏油的量不多,但通过日积月累,不断下线的车辆滴漏油量会积少成多。怎样在处理汽车尾气排放的同时,将汽车滴漏的油污收集起来,以至于汽车底盘生产线点火作业区域不至于油污不堪,造成作业环境及车间环境的污染,是现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置合理、对汽车尾气能进行有效处理的汽车尾气收集排放处理系统。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尾气收集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集油地坑,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于汽车底盘生产线下方的尾气抽排装置,所述尾气抽排装置包括沿所述汽车底盘生产线的轴向方向布置的集烟风道和抽排动力装置,所述集烟风道与所述抽排动力装置之间通过风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烟风道包括沿所述汽车底盘生产线轴向方向布置的集烟管和连接于所述集烟管底部的风管接口,所述风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风管接口和所述抽排动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烟管的顶部设有调节所述风管的进风量的风量调节闸门,所述风量调节闸门包括左右两侧与所述集烟管的顶部两侧固定的第一钢板和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板的左右两侧固定的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左右两侧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钢板的左右两侧开有长条形的螺栓过孔,螺栓穿过所述螺栓过孔固定于所述螺栓孔内,所述第一钢板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钢板的宽度均小于所述集烟管顶面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集烟管的顶面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用于过滤所述风管的进风杂质的第一钢丝网和第二钢丝网,所述第一钢丝网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集烟管的顶面前部和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所述第二钢丝网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和所述集烟管的顶面后部。
进一步的,所述集烟管的顶部沿其轴向设有用于过滤烟气中油滴的格栅。
进一步的,所述集油地坑内设有排污泵。
进一步的,所述抽排动力装置包括抽排电机和风机,所述抽排电机与所述风机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风机连接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管,所述进风管道的出风口连接有向所述尾气抽排装置外排风的排风管道。
更进一步的,上述所述的汽车尾气收集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收集汽车底盘生产线的废油的集油管路,所述集油管路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管底部的集油盒,所述集油盒与所述集油地坑之间连接有集油管。
优选的,所述风管包括与所述风管接口底部连接的竖直管段和与竖直管段底部连接的水平管段,所述集油盒设置于竖直管段的底部并与所述竖直管段的底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集烟风道收集汽车尾气,在集烟风道的底面入手,使风道具有集烟功能并能调整集烟风道的进风量,满足实际生产需要;2、利用集烟风道结构的特点,实现了油料收集功能,并能通过排污泵将多余废油排出系统,保证了生产作业的环境。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安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9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