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曲轴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9850.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8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叶鉴民;宋欣;乔彦超;张伟;刘岩;杨万里;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10 | 分类号: | F16C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柄销 发动机曲轴 曲柄臂 通孔 弹性机构 液压机构 曲轴本体 输出端 曲拐 汽车 本实用新型 压缩比 穿入 两组 发动机 缓解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及汽车,涉及发动机的技术领域。一种发动机曲轴,包括曲轴本体,曲轴本体包括多个曲拐,各个曲拐包括两组曲柄臂和连接于两个曲柄臂之间的曲柄销,曲柄臂上设置有通孔,曲柄销穿入于通孔中,且曲柄销与通孔之间存有间隙;曲柄臂上设置有液压机构和弹性机构,且液压机构的输出端及弹性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曲柄销相对的两侧连接;液压机构及弹性机构配合作用,能够使曲柄销在通孔中运动。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曲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比无法改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如今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严格的排放法规使得传统发动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是发动机所追求的目标,而这些性能在一般的发动机上又很难获得。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一些新技术应运而生,可变压缩比技术是其中很有潜力的一种,能够改善发动机热效率,然后经济性和排放,只是受到众多原因限制发展滞后。
可变压缩比的目的在于提高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发动机中,压缩比一般为定值,要是将压缩比定的较低,这样在低速时,其热效率很低,然后经济性和动力性等性能也不高,若将压缩比定高,满足了低速低负荷的要求,但在高负荷时极易产生爆震,不仅影响性能,严重者将影响发动机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变压缩比是重要方法,在低负荷工况使压缩比提高,满足低速性能,在高负荷工况下则适当降低压缩比,让其在满足性能同时不发生爆震。换言之,随着负荷的变化连续调节压缩比,以便能够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整个工况范围内有较高的热效率。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压缩比无法改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曲轴,包括曲轴本体,所述曲轴本体包括多个曲拐,各个所述曲拐包括两组曲柄臂和连接于两个曲柄臂之间的曲柄销;
所述曲柄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曲柄销穿入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曲柄销与所述通孔之间存有间隙;
所述曲柄臂上设置有液压机构和弹性机构,且所述液压机构的输出端及所述弹性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曲柄销相对的两侧连接;
所述液压机构及所述弹性机构配合作用,能够使所述曲柄销在所述通孔中运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曲柄臂内设置有油道,所述油道连接于所述液压机构与供油机构之间。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油机构包括油泵,所述油泵的出口与曲轴上的主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与所述曲柄臂内的油道连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油泵与所述曲轴本体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工作时,所述曲轴本体能够驱动所述油泵工作,以实现泵油。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油道包括多个出油口,各个所述出油口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出油口的钢球。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曲柄臂上设置有分别用于容置所述液压机构和所述弹性机构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及所述第二腔体的开口均与所述通孔连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与该活塞相对应的所述曲拐中所述曲柄臂上的通孔与所述曲柄销之间的间隙位于所述曲柄销的上下两侧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9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