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4497.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唯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块 发光二极管 模具 驱动件 导轨 定位孔 接触板 检验 弹簧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平移 凹入的 长块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连接有驱动件和呈长块状的定位块,上述机架上具有导轨,上述定位块连接在导轨上,上述驱动件与定位块相联且驱动件能带动定位块沿导轨平移,所述定位块上具有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接触板,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接触板和定位块上。本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组装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检验,从而确定其产品是否能稳定发光。
现有的检验方式通常是人工抽检,这种检验方式准确性不高,而且对于抽检工作人员而言其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检验准确方便且效率高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包括一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连接有驱动件和呈长块状的定位块,上述机架上具有导轨,上述定位块连接在导轨上,上述驱动件与定位块相联且驱动件能带动定位块沿导轨平移,所述定位块上具有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块的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接触板,上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接触板和定位块上。
在机架上还固连有与电源相联的电极。
待检测的发光二极管的灯管插入定位块的定位孔处,待检测的发光二极管得到初步定位。此时,待检测的发光二极管的两个引线架位于定位孔外部。驱动件带动定位块沿导轨平移后,引线架与电极相接触,合格发光二极管通电后能稳定发亮,不合格的二极管通电后不会发亮,从而通过灯管是否亮起来确定待检测的发光二极管是否合格。
在上述检测过程中,引线架触碰到电极后会受到反向作用力,此时,通过弹簧对该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引线架与电极刚性接触。
由于弹簧也是刚性件,在接触板的作用下能避免弹簧与发光二极管直接接触。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还包括一呈环形的定位环,上述定位环固连在定位孔端口处,上述接触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定位环上。
定位环用于阻挡接触板,避免接触板由定位块处脱离。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所述定位环与定位块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
该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稳定性高。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所述接触板包括重叠设置在一起的板体一、板体二和板体三,上述板体一为铸铁板,上述板体二为木板,上述板体三为橡胶板。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所述板体一、板体二和板体三通过胶水相固连。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所述板体一、板体二和板体三均与定位孔相匹配。
这样的结构能保证接触板具备足够的强度,同时又能避免其与发光二极管刚性接触。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还包括一呈圆筒状的接触筒,上述接触筒嵌于定位环上且接触筒内端抵靠板体三上。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所述接触筒外端具有向其侧部凸出的凸沿,上述凸沿抵靠在定位孔端口处。
在凸沿的作用下能保证接触筒能稳定的位于定位孔端口处。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所述接触筒和凸沿均为一体式结构且为橡胶材料。
在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检验模具中,所述接触筒的外端口处具有平滑过渡的导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唯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唯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4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