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加工超长工件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9261.6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3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成;任粉宁;陈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依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毛碧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固定板 气缸固定套 限位螺栓 支撑装置 直线轴承 活塞杆 立柱 气缸 滚轮固定板 超长工件 升降功能 升降装置 限位螺母 上端 底脚 光轴 焊接 本实用新型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螺栓连接 人工调整 螺栓 上下料 垫板 方管 生产成本 加工 搬运 自动化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加工超长工件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撑装置,包括四个底脚垫板、底脚、立柱和方管,立柱上方通过焊接设置有升降装置和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固定板、气缸、气缸固定套、直线轴承、光轴、限位螺栓和若干个限位螺母,气缸固定板通过焊接设置于立柱上端,气缸固定板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气缸上端设置有活塞杆,气缸固定套安装于活塞杆上,且气缸固定套通过螺栓设置于滚轮固定板下方,直线轴承对称设置于活塞杆两侧,光轴安装于滚轮固定板上方且穿过直线轴承,限位螺栓设置于气缸固定板四角,限位螺母设置于限位螺栓上,相比现有技术,自动化上下料,不需要人工调整、搬运,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加工超长工件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有些工件长度过长,装夹时甚至超过机床尾部,这种情况传统的靠顶尖顶紧工件再加工的方式就不适用了,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多采用外置支撑架的方式,但是以前的支撑架都是全程手动调节支撑装置高度,因为机械手在将工件放入主轴内时需要水平移动,这时如果支撑架在处于同一水平面,会导致滚轮与工件摩擦,损坏工件,影响机械手装夹,这种情况通常由工人手动调节支撑架高度,每次上下料都要人工调节一次,操作复杂,效率底下,不再能适应目前的制造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的用于加工超长工件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加工超长工件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撑装置,包括四个底脚垫板、通过螺栓设置于底脚垫板上的底脚、焊接于底脚垫板上的立柱和通过焊接设置于立柱下端的方管,立柱上方通过焊接设置有升降装置和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气缸固定板、气缸、气缸固定套、直线轴承、光轴、限位螺栓和若干个限位螺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Ⅰ、固定板Ⅱ、滚轮固定板、滚轮、轴承和轴,气缸固定板通过焊接设置于立柱上端,气缸固定板下方通过螺栓连接有气缸,气缸上端设置有活塞杆,气缸固定套安装于活塞杆上,且气缸固定套通过螺栓设置于滚轮固定板下方,气缸固定板中间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直线轴承对称设置于活塞杆两侧,光轴安装于滚轮固定板上方且穿过直线轴承,限位螺栓穿过滚轮固定板和气缸固定板设置于气缸固定板四角,限位螺母设置于限位螺栓上,气缸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滚轮固定板,固定板Ⅰ通过螺栓对称设置在滚轮固定板顶部的中间,固定板Ⅰ上焊接设置有两个固定板Ⅱ,固定板Ⅱ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滚轮内部依次设置有轴承和轴,轴通过第二通孔设置于两固定板Ⅱ之间。
优选地,前述两个直线轴承的连线与水平线平行,限定气缸活塞杆的混动方向,防止跑偏。
再优选地,前述直线轴承为中空,直线轴承包括底板和通过焊接设置于底板上的套筒,底板设置于气缸固定板下方,套筒穿过第一通孔,便于安装,保护光轴。
更优选地,前述光轴的长度大于气缸固定板与滚轮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限位螺母的个数是限位螺栓个数的两倍,通过改变限位螺母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气缸的行程。
具体地,前述滚轮固定板靠近光轴两侧设置有螺丝孔,通过螺丝将光轴顶紧固定。
再优选地,前述固定板Ⅱ的个数是固定板Ⅰ的个数的两倍。
更优选地,前述底脚上设置有光孔,和对称设置于光孔两侧的螺纹孔,光孔用来与底脚垫板连接,螺纹孔内通过安装膨胀螺丝,来调整四个脚的水平高度,使其在一个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解决了长度超过1.2m的轴类零件加工时必须人工反复调节支撑架高度的困境,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支撑架底部采用底脚加底脚垫板的结构,既能确保安装时能够快速准确定位,又能够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支撑架四个脚的水平高度,使之总能处于水平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依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依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9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侧面铣床用工件位置微调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棒料送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