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3778.4 | 申请日: | 201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遂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金泰丰商用车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B60G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转向轴 超微型电动汽车 凸块 顶端表面 前驱动桥 驱动轴承 左右两侧 车毂 表面设置 两端外壁 内部设置 使用寿命 凸块距离 外侧设置 固定座 接触处 前驱动 外界力 支撑杆 中轴线 承重 滑动 弹簧 坐垫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包括横梁、转向轴、车毂和支撑杆,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外壁表面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转向轴设置于凸块距离横梁的中轴线较远的一侧,且转向轴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驱动轴承,所述车毂安装于驱动轴承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梁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弹簧的顶端表面连接有承重坐垫。该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内部设置的横梁通过凹槽与凸块的配合与转向轴相连接,且凹槽与凸块之间尺寸的设置,可对上述二者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定位,避免上述二者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导致其之间产生相对的滑动,从而对上述之间的接触处造成损坏,进而缩短了上述二者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前驱动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其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随着其应用领域不断的扩大,从而对其前轮使用的前驱动桥进行创新与设计,对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超微型电动汽车用的前驱动桥,由于其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从而当其内部零部件产生损坏时,该连接方式为其之间的拆卸增加了难度,进而对该汽车正常的使用造成影响,且转弯时,由于对转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处保护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该转动部件之间磨损程度较高,从而对其之间的零部件造成损坏,进而缩短了该结构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超微型电动汽车用的前驱动桥,由于其内部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从而当其内部零部件产生损坏时,该连接方式为其之间的拆卸增加了难度,进而对该汽车正常的使用造成影响,且转弯时,由于对转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处保护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该转动部件之间磨损程度较高,从而对其之间的零部件造成损坏,进而缩短了该结构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包括横梁、转向轴、车毂和支撑杆,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外壁表面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转向轴设置于凸块距离横梁的中轴线较远的一侧,且转向轴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驱动轴承,所述车毂安装于驱动轴承的左右两侧,所述横梁的顶端表面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左右两端表面均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表面连接有承重坐垫,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挂槽,且固定座的顶端外壁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驱动轴承的外壁表面连接有转向杆,且转向杆的上方固定有连接块,所述承重坐垫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栓孔,所述支撑杆安装于连接块之间,且支撑杆的左右两端外壁表面均固定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凸块之间的尺寸相吻合,且横梁通过凹槽与凸块的配合与转向轴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置为“T”字形结构,且固定座与横梁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座之间关于横梁的竖直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表面分别与承重坐垫的底端表面和固定座的顶端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承重坐垫通过弹簧与固定座的配合与横梁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重坐垫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承重坐垫通过滑槽与横梁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滚珠等距均匀的分布于支撑杆的顶端表面上,且支撑杆通过滚珠与连接块的配合与横梁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金泰丰商用车身有限公司,未经十堰金泰丰商用车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3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