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裂泵阀箱加工线淬火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3909.2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桂金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添御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气装置 淬火腔 壳体 淬火冷却装置 隔板 加工线 压裂泵 淬火 顶层 阀箱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强度保持 氮气罐 脉冲阀 氧气量 圆筒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裂泵阀箱加工线淬火冷却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壳体和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位于壳体的一侧,所述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层腔、淬火腔和底座,所述顶层腔与淬火腔之间设置有隔板I,所述淬火腔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隔板II。安装有喷气装置,采用单一间隔喷气的脉冲阀在喷气装置的下部设置的氮气罐,有利于减少淬火腔中的氧气量,淬火均匀和全面,同时保证工件个位置淬火的时间统一性,可以保证工件更方面的强度保持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裂泵阀箱加工线淬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是一种极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随之开采量的增加,其储量减少,因此石油资源弥足珍贵。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以缓解因为石油资源减少而带来的能源危机,一方面提升已有油井的产油率成为石油开采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改进才有技术提升石油生产量,另一方面,积极研究石油替代能源——页岩气的开发开采技术。
压力泵阀箱是石油压裂车的主要配件,压力泵阀箱利用压力泵组,将压裂液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使地层破裂,继续将压裂液注入缝中。在压裂过程中产品内腔一直在高压状态下。压力泵阀箱通常采用4330V MOD合金钢,采用采用正火、调质处理工艺进行加工,由于压力泵阀箱尺寸过大,往往影响到整体淬透性,压力泵阀箱心部强度的降低直接影响了压力泵阀箱的使用寿命。
压裂泵阀箱在工作的时候要承受极大的压力,需要压裂泵阀箱的表面具有很好的硬度要求,保证表面不开裂,同时内部需要一定的韧性,防止硬性破损,因此利用淬火冷却的方式提高压裂泵阀箱的表面硬度,达到完美压裂泵阀箱实用条件将会是本实用新型重点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裂泵阀箱加工线淬火冷却装置,利用淬火冷却的方式提高压裂泵阀箱的表面硬度,达到完美压裂泵阀箱实用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压裂泵阀箱加工线淬火冷却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壳体和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位于壳体的一侧;
所述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层腔、淬火腔和底座,所述顶层腔与淬火腔之间设置有隔板I,所述淬火腔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隔板II,所述顶层腔中设置有圆柱状的水箱,所述水箱与淬火腔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水孔,所述喷水孔设置于隔板I上,所述淬火腔中安装有电动机、扇叶、金属网、托盘和承轴,所述电动机安装于隔板I下侧面中央,所述电动机的下端与扇叶传动配合,所述金属网呈圆管状,所述金属网的上侧管口边与隔板I的下侧面焊接,圆管状所述金属网将扇叶包裹于管内;
所述底座中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喷气装置包括顶部脉冲阀、中部喷气室和下部氮气罐,所述喷气室与淬火腔之间的共有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孔,所述喷气装置对应的壳体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仓门,所述仓门安装于淬火腔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托盘通过承轴安装在隔板II上,所述托盘与承轴之间旋转配合。
优选的,所述隔板II上设置有回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淬火冷却的关键在于,淬火的均匀于全面性,同时保证工件个位置淬火的时间统一性,可以保证工件更方面的强度保持一致,首先利用顶层腔的水箱进行喷淬火剂,这里的淬火剂以水代替,当水通过喷水孔的时候以细小水柱的形式挤压下来,然后在扇叶的高速旋转作用下,形成均一的小液滴性质,这里形成均一的小液滴有两种方式,一方面使扇叶撞击水柱,同时撞击后形成的水珠再次撞击金属网,形成更小的液滴,液滴在扇叶的气流作用下在淬火腔中盘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添御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添御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3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