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路服务器主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0171.6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臣明;唐志敏;杨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兰亭信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赵永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板 第二处理器 第一处理器 内存插槽 本实用新型 服务器主板 双路 密集型应用 总线连接 插槽 内存 带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路服务器主板。所述主板上设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之间通过xGMI x16总线连接,所述主板上设有32个内存插槽,所述内存插槽支持DDR4 RDIMM/LRDIMM内存,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各自连接16个内存插槽,所述主板上设有多个PCIe3.0插槽。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主板的I/O带宽,满足资源密集型应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路服务器主板。
背景技术
双路服务器主要应用在一些可扩展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与普通的单路服务器相比,运算能力更强,带宽更高。但是,受限于主板的接口设计等原因,现有的双路服务器主板仍不能满足资源密集型应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路服务器主板,提高了I/O带宽,能够适用于计算性能要求高、I/O带宽要求高的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板,适用于双路服务器,所述主板上设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之间通过xGMI x16总线连接,所述主板上设有32个内存插槽,所述内存插槽支持DDR4RDIMM/LRDIMM内存,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各自连接16个内存插槽,所述主板上设有多个PCIe3.0插槽。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PCIe3.0 x20插槽、PCIe3.0 x24插槽以及PCIe3.0 x16插槽,其中所述PCIe3.0 x20插槽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PCIe3.0 x24插槽以及所述PCIe3.0 x16插槽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支持OCP标准的OCP-A型接口以及支持OCP标准的OCP-B型接口,所述OCP-A型接口以及所述OCP-B型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SATA接口以及MiniSAS HD连接器,所述SATA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或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MiniSAS HD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或第二处理器连接,其中所述SATA接口用于连接1个SATA硬盘,所述MiniSAS HD连接器用于连接4个SATA硬盘。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ODD光驱接口,所述ODD光驱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NVMe硬盘接口,所述NVMe硬盘接口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i210千兆网口以及i350AM2千兆网口,所述i210千兆网口以及所述i350AM2千兆网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M.2接口,所述M.2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BMC管理芯片,所述BMC管理芯片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以使所述主板支持远程的BMC管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采用海光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路服务器主板,主板上设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之间通过xGMI x16总线连接,主板上设有32个内存插槽,内存插槽支持DDR4RDIMM/LRDIMM内存,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各自连接16个内存插槽,主板上设有多个PCIe3.0插槽,基于PCIe3.0插槽的高带宽,能够提高主板的I/O带宽,非常适用于计算性能要求高、I/O带宽要求高的领域,满足资源密集型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路服务器主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路服务器主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01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LVDS接口的数据传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终端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