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0581.2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睦容;陈盈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02;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本体 插座连接器 容置凹部 嵌合件 弹夹 基部 电连接器总成 导电端子 复数插座 嵌置部 导电 侧壁 侧臂 长轴 嵌合 插头连接器 电连接器总 导电性能 定位凸部 方向延伸 内侧壁面 外侧壁面 导体 夹持力 外侧壁 跨设 内凸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总成,插座连接器包含第一绝缘本体、复数插座导电端子及二第一导电嵌合件,第一绝缘本体形成有一容置凹部,容置凹部内凸伸有一供插头连接器定位的定位凸部,复数插座导电端子朝第一绝缘本体长轴方向延伸并被第一绝缘本体的侧壁所保持,第一绝缘本体于二端处外侧壁形成第一嵌置部,第一导体嵌合件嵌合于第一嵌置部;第一导电嵌合件包含一基部、二侧臂及一弹夹部,基部与二侧臂嵌合于第一绝缘本体长轴二端处的外侧壁面,而基部跨设侧壁朝内侧壁面延伸的弹夹部设于容置凹部内而形成电连接器总成,利用弹夹部以提供较佳夹持力,从而达到缩小形体尺寸、提高结构强度及提升导电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进行电连接的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及高密度化,亦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兴起,如在手机或平板有限内部空间内,如何应用有限空间并适应电连接器小型化改变需求。
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包括有一插座连接器和一插头连接器,插座、插头连接器二端之外侧壁面上均设有进行固定的保持金属件,该保持金属件包含:沿该外壳的外壁面露出的板状主体部、藉由使该主体部折弯以卡入该外壳内而形成的锚定部、及从该主体部向该外壳的外侧突出而固定在该电路基板上的安装片部。
然而透过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相互嵌合结合,上述保持金属件可固定插座、插头连接器于彼此电路板上与导通该插座、插头连接器于彼此电路板上之导电图案,然上述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由于微型化之因素,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塑料外壳上须乘载各该端子组,但由于本身微型化之故,其嵌合时可能造成端子组之端子变形,导致端子造成正向力不足,塑料外壳之二端为更为脆弱容易断裂或变形。
一般而言,为使电连接器能在所设置的电子产品中发挥作用,在业界电连接器的形体尺寸都会被严格要求,以确保电连接器能够在不干涉其他零组件的情况下设置于电子产品中,电连接器的形体尺寸若无法缩小将导致可应用的情境受到限制。
因此,要如何解决结构强度及缩小电连接器的形体尺寸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业界亟欲挑战克服的技术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而使各个导电端子彼此互相连接的连接器之技术领域,其中插座连接器以弹夹臂夹持该第二导电嵌合件,藉此提升结构强度与耐插拔性能,可尽量缩小形体尺寸的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包含有第一绝缘本体、复数插座导电端子及二第一导电嵌合件,第一绝缘本体形成有一容置凹部,该容置凹部内凸伸有一供插头连接器定位的一定位凸部;复数插座导电端子朝第一绝缘本体长轴方向延伸并被第一绝缘本体的侧壁所保持,第一绝缘本体于二端处外侧壁形成一第一嵌置部,该第一导电嵌合件嵌合于第一嵌置部,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导电嵌合件包含有一基部、二侧臂及一弹夹部,该基部与二侧臂嵌合于该第一绝缘本体长轴二端处的外侧壁面,而该基部跨设于侧壁朝内侧壁面延伸的弹夹部设于容置凹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夹部设于容置凹部局部凹陷所形成的一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夹部的二侧缘朝上延伸有至少一弹夹臂。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本体长轴二端处内侧壁面局部凹陷形成至少一让位槽连通外侧壁面与内侧壁面。
进一步地,位于二端处的端部内侧壁面所设的让位槽用以供基部延伸跨设弹夹部进入容置槽,而该第一绝缘本体于相邻端部内侧壁面所设的端部左、右二内侧壁面处设有一让位槽供弹夹臂收纳。
进一步地,设于弹夹部二侧缘的弹夹臂之间的前侧缘朝上延伸一保护部。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本体长轴二端处的外周壁面分别设有至少一限位部,用以供第一导电嵌合件的二侧臂相对所设的限位槽卡合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0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托支架结构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电池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