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1189.0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东;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陆彩霞 |
地址: | 21501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启动 三极管 继电器 管脚 电动空调压缩机 控制器硬件 唤醒电路 电源 唤醒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汽车 安全隐患 常开状态 关断信号 增加系统 电感器 发射极 集电极 功耗 主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包括控制单元IC、三极管Q、继电器J1,控制单元IC的管脚1与汽车启动KEY连接,控制单元IC的管脚4与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E连接,控制单元IC的管脚5和管脚6与汽车启动KEY的打开/关断信号Xh1连接,三极管Q的基极B连接有唤醒控制信号Kz1,三极管Q的集电极C与所述继电器J1连接,汽车启动KEY的主线上连接有电源和电感器L,汽车启动KEY与电源之间设置有开关K,开关K通过继电器J1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空调压缩机在汽车启动后保持常开状态增加系统功耗、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电动空调压缩机相关技术和产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节能高效是新能源行业关注的重点,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空调压缩机在汽车启动后就保持常开状态,不仅增加系统功耗,而且还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新能源汽车的电动空调压缩机在汽车启动后保持常开状态增加系统功耗、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包括控制单元IC、三极管Q、继电器J1,控制单元IC的管脚1与汽车启动KEY连接,控制单元IC的管脚4与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 E连接,控制单元IC的管脚5和管脚6与汽车启动KEY的打开/关断信号Xh1连接,三极管Q的基极 B连接有唤醒控制信号Kz1,三极管Q的集电极C与所述继电器J1连接,汽车启动KEY的主线上连接有电源和电感器L,汽车启动KEY与电源之间设置有开关K,开关K通过继电器J1控制,电感器L由第一差模电感L1、第二差模电感L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共模电感L3组成,第一差模电感L1、第二差模电感L2分别与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串联后再并联,并联后的第一差模电感L1和第二差模电感L2与共模电感L3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汽车启动KEY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二极管D1,所述继电器J1的两端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2。
控制单元IC的管脚3连接有地线GND1,所述地线GND1与电源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C1,所述地线GND1与汽车启动KEY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所述地线GND1与汽车启动KEY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
地线GND1的接地端连接有第五电容C5。
控制单元IC的管脚1与汽车启动KEY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
继电器J1、控制单元IC、三极管Q上分别连接有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 B和发射极E之间并联有第七电阻R7。
汽车启动KEY的主线与电感器L的连接处设置有稳压二极管D3。
三极管Q为NPN三极管,所述开关K为触点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
2. 本实用新型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利用唤醒功能实现闲时切断电源,体现节能高效;
3. 本实用新型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采用硬件唤醒,提升控制系统安全性;
4. 本实用新型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器硬件唤醒电路,满足电动空调压缩机控制的工作性能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1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