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6277.X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欢欢;刘勇;王琦;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涵道 动力转换系统 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电机 动力系统 升力风扇 旋转系统 传送箱 车体 升力 两栖交通工具 本实用新型 地面模式 飞行模式 固定滑块 固定支架 涵道风扇 汽车车轮 直接驱动 操控性 驾驶舱 机臂 悬停 进退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涉及地空两栖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驾驶舱、机臂组件及动力转换系统,动力转换系统包括多功能涵道、固定滑块、动力系统传送箱、升力风扇、旋转系统箱、固定支架和电机;当动力转换系统为飞行模式时,电机直接驱动升力风扇而提供升力,当动力转换系统为地面模式时,电机通过动力系统传送箱驱动具有汽车车轮功能的多功能涵道运动;该新型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的起降、悬停、进退主要由调节四涵道风扇的升力比率、旋转系统箱的旋转角度而实现,具有很好的操控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空两栖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小城市私家车大量增多,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加,交通拥堵情况频发发生,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如何有效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均有人提出结合现有的汽车技术和航空技术,研制能够空陆两用的飞行汽车。
目前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汽车,分为两类:
1.在汽车上增加如同直升机一样的旋翼,比如申请号200910128683.4的中国专利,利用共轴反转的上旋翼和下旋翼为汽车提供升力。其缺点旋翼体积过大,超出车宽很多,无法在公路上行驶,二是和直升机相比缺少尾翼的控制,飞行姿态不容易调整,稳定性差。
2.在车身左右两侧或者车身上,使用可以折叠的固定翼两侧的旋翼或者是涵道风扇作为起飞和飞行的动力,比如申请号201310345157.3的中国专利,但固定翼折叠时需要把涵道或者风扇一起折叠到车身上,折叠结构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这种新型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运用动力驱动转换系统能同时产生升力和推力,使飞行汽车能够高速远航程飞行,耗能也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包括车体,位于车体前半部的驾驶舱,机臂组件及动力驱动转换系统,车体的前半部设置驾驶舱,车体内部设置电池组和整车控制系统,车体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连接有机臂组件,机臂组件内端连接在车体上,机臂组件的外端连接在动力驱动转换系统上,动力驱动转换系统设置有多功能涵道、固定滑块、动力传送系统箱、风扇、固定滑轮、旋转系统箱、固定支架和电机,多功能涵道通过外表面的固定滑轮和内表面的固定滑块进行固定,固定滑块的一端直接连接在动力传送系统箱上且另外一端与多功能涵道内表面面相连,动力传送系统箱一端连接电机和旋转系统箱且另外一端与多功能涵道内表面相连,风扇呈垂向设置在电机上,每个风扇都是由单独的电机进行驱动,在多功能涵道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滑轮,固定滑轮直接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与多功能涵道的外表面面相连,旋转系统箱一端直接连接在机臂组件上,另外一端连接动力传送系统箱、固定支架和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驾驶舱内可设置有降落伞箱。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驱动转换系统中的旋转系统箱主要分为两部分,可进行360度旋转。
本实用新型中整车控制系统系统处于四旋翼飞行器状态时,旋转系统箱通过旋转使涵道风扇与车体底面平行,电机直接驱动风扇提供升力,起降、悬停、进退主要由调节四涵道风扇的升力比率、旋转系统箱的旋转角度而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整车控制系统处于汽车状态时,旋转系统箱通过旋转使涵道风扇与车体底面垂直,电机通过动力传送系统箱驱动多功能涵道,通过旋转系统箱旋转控制汽车的转弯。
本实用新型中整车系统处于起降状态时,旋转系统箱通过旋转使涵道风扇与车体底面产生一定角度,电机直接驱动风扇提供升力,同时多功能涵道起到汽车车轮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涵道在四旋翼飞行器状态时作为涵道风扇中的涵道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6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车钩装饰盖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可自主续航濒海两栖航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