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老化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8779.8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良;王克勤;贺应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旗电缆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7/288;H0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形结构 粘接 内壁 绝缘层 防老化层 减震层 滑槽 聚氯乙烯绝缘 电缆 本实用新型 防火隔热层 电力电缆 外界压力 防水层 固定架 滑块 老化 防水效果好 缓冲效果 内壁滑动 使用寿命 四周外壁 铜线 防护套 套管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老化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圆环形结构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四周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护套,所述绝缘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火隔热层,且防火隔热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减震层,且减震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老化层,所述防老化层的内壁粘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远离防老化层的一端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套管。本实用新型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当电缆受到外界压力时,减震层能够将外界压力降到最低,保护电缆内部到铜线不被损坏,防水效果好,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老化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79年,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在铜棒上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然后填充沥青混合物制成电缆,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约,开创了地下输电,次年,英国人卡伦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缆。
电力电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电力电缆设计结构简单,防护性能差,容易造成损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老化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老化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圆环形结构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四周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护套,所述绝缘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火隔热层,且防火隔热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减震层,且减震层的内壁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防老化层,所述防老化层的内壁粘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远离防老化层的一端粘接有圆环形结构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插接有铜线。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厚度为一毫米至二毫米,且防护套的四周外壁涂有装饰纹。
优选的,所述减震层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粘接有减震条,且减震条的高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减震条的数量为三十至四十个,且三十至四十个减震条等距离环形分布在减震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材质为竹纤维,且防水层的厚度为一毫米至二毫米。
优选的,所述防火隔热层的材质为石棉,且防火隔热层的厚度为一毫米至二毫米。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且绝缘层的厚度为一毫米至二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减震层和防护套,减震层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当电缆受到外界压力时,减震层能够将外界压力降到最低,保护电缆内部到铜线不被损坏,防护套能够对整个电缆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防护套可以直接套在整个电缆上,安装方便。
2.通过设置有防水层、防老化层和防火隔热层,防水层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避免了水分进入到套管内,防水效果好,防老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防火隔热层能够使电缆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老化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旗电缆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红旗电缆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8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