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硬结合板辅助压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62264.7 | 申请日: | 2018-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2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明;杨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明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36 | 分类号: | H05K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结合板 固定板 工作板 支杆 辅助压合装置 锁紧螺钉 安装架 弹簧 压板 压合 底座 并排间隔设置 电机带动转轴 本实用新型 底座安装架 控制方便 凸轮运动 一次完成 减速箱 上端 通孔 下端 转轴 轴承 电机 穿过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硬结合板辅助压合装置,包括箱体、底座安装架、锁紧螺钉、支杆、工作板、固定板、顶板、轴承、凸轮、转轴、减速箱、电机、弹簧、连杆和压板,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固定在箱体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安装架,所述每个安装架上通过锁紧螺钉均固定安装有一根支杆,所述每根支杆的顶部固定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上方设有固定在箱体上的固定板,所述连杆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其下端固定连接压板,其上端连接顶板,所述顶板到固定板之间的连杆上设有压缩的弹簧;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和凸轮运动,可一次完成三块软硬结合板的压合,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可以同时压合三种不同厚度的软硬结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软硬结合板辅助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软硬结合线路板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三维空间可自由弯曲、伸缩、折叠等优点,但传统的压合装置的效率不高,一次操作只能压合一个产品。
中国专利CN206481508U公开了一种软硬结合板制作用辅助压合装置,包括压合箱、第二定滑轮、第二弹簧、第一拉绳、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楔形块、固定块、第一弹簧、接触轮、升降杆、导向板、第三压合板、支杆、第二压合板、第一压合板、第一定滑轮、第一滑块、第一齿条、第一滑轨、旋转电机、绕线轮和齿轮;启动旋转电机反转,带动齿轮反转,进而带动第一齿条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压合板向下运动,使第一压合板对第二压合板顶部的柔性线路板和硬性线路板进行压合,当旋转电机反转时,同样带动绕线轮反转,使得绕线轮收回第一拉绳,带动第二滑块向左运动,进而带动楔形块向左运动,进而带动升降杆和第三压合板向上运动,使第二压合板对第三压合板顶部的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进行压合,即一次操作可以完成两个产品的压合。但是对比文件提出的方案还有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通过旋转电机的转动和停止来对软硬板进行压合,其压合的力度和压合的时间均需要通过控制旋转电机来完成,对其控制要求过高,需增加相关控制器来完成,增加成本;第二,在同时对两块软硬板进行压合时,电机通过两个不同结构带动压板进行压合,其很难保证两块软硬板压合的力度相同,容易造成压废和压合力度不足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可对多块软硬结合板进行压合,且压合力度可调的压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软硬结合板辅助压合装置,包括箱体、底座安装架、锁紧螺钉、支杆、工作板、固定板、顶板、轴承、凸轮、转轴、减速箱、电机、弹簧、连杆和压板,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固定在箱体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设有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安装架,所述每个安装架上通过锁紧螺钉均固定安装有一根支杆,所述每根支杆的顶部固定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上方设有固定在箱体上的固定板,所述连杆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其下端固定连接压板,其上端连接顶板,所述顶板到固定板之间的连杆上设有压缩的弹簧;所述电机安装在箱体上端,所述电机连接减速箱,所述转轴一端与减速箱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上,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三个凸轮,所述三个凸轮的位置与顶板的位置对应;所述顶板通过弹簧的弹力保持与凸轮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板上的中间位置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设有延伸到工作板边缘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有加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安装架上的锁紧螺钉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安装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上远离转轴的位置是一段以转轴连接位置为圆心的圆弧。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3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明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明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2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电路板自动焊针治具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