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发皮瓣血管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99850.1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清;张旭林;马金星;蔡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 地址: | 650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传动装置 皮瓣 传动装置 血管夹 弹簧 通孔 技术操作 显微外科 夹闭器 夹子 连发 本实用新型 备用夹子 穿插固定 术后康复 夹闭 切取 动脉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发皮瓣血管夹,包括主体、圆柱、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夹子和夹闭器,主体与圆柱穿插固定连接,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的一端设有夹子,第一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弹簧,第一传动装置的内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有备用夹子,通孔的底部设有第一弹簧,第二传动装置的一端设有夹闭器,第二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弹簧,本方案,该血管夹主要用于皮瓣切取时,细小穿支动脉的夹闭,该血管夹结构小巧,适宜用于显微外科的技术操作中,以加快显微外科技术操作,减少皮瓣损伤,有利于患者皮瓣的术后康复。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手术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发皮瓣血管夹。
背景技术
血管闭合止血技术是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不良的止血,易导致术后伤口的出血、肿胀等术后并发症。传统的血管闭合方法为各种缝线(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缝线)的结扎,而打结技术也就成为了外科的基本操作之一。但传统的打结方式繁琐,尤其在穿支皮瓣的切取过程中,由于穿支数目较多,且存在很大的变异度,所以传统的打结方式费时费力,在打结过程中还可能由于打结技术的不过关,导致线结松动、脱落,导致术后出血等问题。
故,为进一步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手术过程更加流畅,有利于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和术后相关并发症,需要提供一种连发皮瓣血管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是常规技术中传统的打结方式费时费力,可能线结松动、脱落,导致术后出血等问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发皮瓣血管夹,相比于常规技术,可以起到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手术过程更加流畅,有利于减少术中组织损伤和术后相关并发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发皮瓣血管夹,包括主体、圆柱、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夹子和夹闭器,所述主体与圆柱穿插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一端设有夹子,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备用夹子,所述通孔的底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一端设有夹闭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弹簧,所述主体顶部的两侧均与手柄的一端铰接,所述手柄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与圆柱的表面和主体的内侧一一对应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分别与两个第一传动杆一端设有的V形金属片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述第二传动杆与主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传动杆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闭器由两个夹片组成,两个所述夹片的一端分别与圆柱的表面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手柄的连接处设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柱的顶部开设有与夹子对应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的连发皮瓣血管夹,按压手柄,通过第一传动杆上的V形金属片带动圆柱向上移动,圆柱带动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向上移动,通过尾端不同弹性系数的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而使推移的距离不同,从而推动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移动提前设定好的距离。
2)本申请中的连发皮瓣血管夹,第二传动装置使夹闭器的两个夹片张开,增加进行血管夹闭工作的空间,第一传动装置使夹子伸出凹槽,对连发皮瓣血管进行夹紧止血。
3)本申请中的连发皮瓣血管夹,然后松开手柄,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依次使所以部分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未经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9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血管内科用止血压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动脉血气采集的止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