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斗车康明斯发动机的离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3383.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7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忠;朱洪发;陈基强;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模块 输入端口 启动马达 发动机 离线检测系统 油门踏板信号 检修 控制端口 喷油信号 输出端口 转速信号 吊斗车 明斯 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 电源输入输出端口 电源输入端口 本实用新型 传统发动机 电源总开关 喷油电磁阀 转速传感器 诊断 电源模块 检修作业 可靠运行 离线检测 启动开关 诊断终端 修复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斗车康明斯发动机的离线检测系统,本系统的电控模块设有电源输入输出端口、启动马达控制端口、油门踏板信号输入端口、诊断端口、转速信号输入端口和喷油信号输出端口,喷油电磁阀和转速传感器分别连接喷油信号输出端口和转速信号输入端口,的电源模块经电源总开关连接电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口,启动马达经启动开关连接电控模块的启动马达控制端口,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连接电控模块的油门踏板信号输入端口,诊断终端连接电控模块的诊断端口。本系统克服传统发动机检修的缺陷,实现发动机的离线检测,避免盲目检修,极大提高了检修作业效率及发动机的修复质量,降低检修成本,确保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斗车康明斯发动机的离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吊斗车主要从事厂区工业废料的运输,该车辆的康明斯发动机采用模块化的控制模式,由于车辆日常作业繁忙,发动机的工作负荷较大,随着车辆使用时间的增长,发动机部位出现冒黑烟、无法启动、发动机内部进水、机油中进柴油等多种故障,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拆机后进行大修;发动机修复后安装上车试用,试用正常满足车辆运行要求的即为合格,若修复后发动机安装上车仍然存在诸多故障,则需继续吊装发动机进行检修。
发动机的吊装工作量相当大,且由于发动机结构复杂、技术参数要求多,因此修理难度高,需要多工种配合作业才能够完成吊装及检修,使得整个发动机检修过程超过15小时,同时发动机配件费用高、订货周期长,所以一般是针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修复后无法及时知晓故障是否排除,需待发动机安装上车后试运行才能知道发动机修复情况,因此有时发动机上下吊装检修多次后才能修复,发动机的检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如此大大增加了检修工作量,影响车辆检修效率,增加检修的成本。
康明斯发动机应用了先进的柴油电喷技术,其电控系统主要由电控模块(EEC)、电子油门踏板、行车制动开关、离合器开关、PTO请求开关、巡航控制开关、驻车制动开关、空挡开关、车速传感器、电源模块以及相应的数据接口等组成。其中电源模块由蓄电池、发电机、控制开关等组成。
要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确保上述各部件的完好,并且数据传输的正常有效,限于有限的条件,一般发动机修复后无专用的发动机调试试验台,若要采购专用发动机调试试验台,价格十分昂贵,一台需要上百万元,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无法对修复发动机进行离线检测,只有安装上车后试运行才可检测发动机的修复质量是否合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斗车康明斯发动机的离线检测系统,本系统克服传统发动机检修的缺陷,实现发动机的离线检测,避免盲目检修,极大提高了检修作业效率及发动机的修复质量,降低检修成本,确保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吊斗车康明斯发动机的离线检测系统包括康明斯发动机的电控模块、喷油电磁阀和转速传感器,所述电控模块设有电源输入输出端口、启动马达控制端口、油门踏板信号输入端口、诊断端口、转速信号输入端口和喷油信号输出端口,所述喷油电磁阀和转速传感器分别连接喷油信号输出端口和转速信号输入端口,本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总开关、启动开关、启动马达、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和诊断终端,所述电源模块经所述电源总开关连接所述电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口,所述启动马达经所述启动开关连接所述电控模块的启动马达控制端口,所述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连接所述电控模块的油门踏板信号输入端口,所述诊断终端连接所述电控模块的诊断端口。
进一步,所述启动马达通过继电器及常开触点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连接电控模块的启动马达控制端口,所述常开触点串接于所述启动马达电源端与电控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口之间。
进一步,所述诊断终端是工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3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热冲击恒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振动频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