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为异常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0098.8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9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卫;王学惠;王旭;王鹏;马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卡安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6K9/00;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控制 车载摄像头 报警系统 报警信号 车辆内部 检测模块 行为异常 终端控制 车辆挡风玻璃 实时视频数据 数据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 红外摄像头 产品使用 处理模块 黑暗环境 灰度均衡 获取模块 监控中心 控制模块 控制权限 人脸检测 实时检测 用户控制 正中央 跟踪 检测 车内 分级 约车 视频 外部 身份 保证 图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为异常报警系统,包括:终端控制和远程控制,终端控制为车内用户控制的开关,远程控制为网约车平台远程控制的开关;获取模块,设置在车辆挡风玻璃正中央,用于获取车辆内部信息;处理模块,对包含车辆内部信息的视频进行灰度均衡处理;检测模块,对每一帧图片进行人脸检测,确定身份后对人体进行跟踪,并对跟踪到的人体进行实时检测;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到检测模块的报警信号时,将报警信号与实时视频数据通过3G/4G网络传送到外部的监控中心。本产品增加了控制模块,对控制权限进行分级,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本产品使用广角红外摄像头,提高了产品在黑暗环境下的检测精度,增大了检测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为异常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人均车辆保有量逐年提高,而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电话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等成为快节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车内盗窃、抢劫、拐骗甚至杀人等犯罪行为的发生率也逐年提高。车辆内部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很难从外部判断是否有犯罪行为发生,被害人也难以寻求帮助,此外,车辆的流动性也对实时监督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近日来随着某些网约车平台用户被害事件的屡次发生,如何更好地对网约车、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实施双向监督,保证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成了当下各大用车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在辅助驾驶系统中开发的驾驶行为监控功能多为判断驾驶人是否存在吸烟、打手机、打哈欠等行为,目的为保证司机处于精神集中的安全驾驶状态,目前该系统在国内外均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小范围的应用。而现有的危险行为检测系统多用于公共场合的监控中,如人群突然聚集、奔跑等情况,但在监督车内人员的异常行为(如持刀、持枪、用力击打等)这项功能上的开发仍有很大的空间。
设计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为异常报警系统的主要技术难点有:若产品的运行可由车内人员控制,则当危险发生时该系统被关闭,失去作用;由于车内光线昏暗,为人体的定位和检测增加难度;对动作识别的精确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为异常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用红外摄像头获取车辆内部信息,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通过远程控制模块对监控系统实施操控,通过对刀具、枪械的识别来判断是否出现持械威胁,通过对击打动作的识别来判断是否出现击打或打斗,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基于车载摄像头的行为异常报警系统,所述异常报警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控制模块、获取模块、处理模块、检测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总线进行传输;
控制模块,包括终端控制和远程控制,终端控制为车内用户控制的开关,远程控制为网约车平台远程控制的开关;
获取模块,设置在车辆挡风玻璃正中央,用于获取车辆内部信息;
处理模块,对包含车辆内部信息的视频进行灰度均衡处理;
检测模块,对每一帧图片进行人脸检测,确定身份后对人体进行跟踪,并对跟踪到的人体进行实时检测;
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到检测模块的报警信号时,将报警信号与实时视频数据通过3G/4G网络传送到外部的监控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异常报警系统将输出视频压缩至300~500KB。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为360度鱼眼广角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为IMX.6Q处理器。
其中,所述车内用户控制的开关为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的型号为S-12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增加了控制模块,对控制权限进行分级,即终端控制还是远程控制,保证产品在使用时间内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卡安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卡安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0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踢被监测装置
- 下一篇:车内生命感应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