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加热砂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9111.8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0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广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锅 本实用新型 电磁加热 锅体底面 底锅 金属 热传递效率 锅体顶部 加热效率 传热 锅盖 导热层 锅体 紧固 贴紧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加热砂锅,包括砂锅锅体以及放置于所述砂锅锅体顶部的锅盖,所述砂锅锅体底面与金属底锅紧固相连,所述金属底锅中心内部设有导热层与所述砂锅锅体底面贴紧传热。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且加热效率高等优点,可提高砂锅的热传递效率以及使其充分加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砂锅。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由于砂锅煮食时能够均衡且持久地将外界热量传递至内部,相对平衡的加热环境有利水分子与食物之间相互渗透,因此通过砂锅烹饪出的食物在口味以及视觉效果上都更佳。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使用电力能源的各种产品不断推出,以电磁炉为煮食工具使用更为普遍,而传统结构的砂锅由于无法通过磁感加热对食材烹饪,因此无法应用于电磁炉加热。
为此,部分厂家采用将作为发热体的电磁感应膜与砂锅烧结为一体,但是金属材质的电磁感应膜与陶瓷材质的砂锅在膨胀系数上相差较大,因此使用过程中极为容易导致砂锅锅体炸裂以及电磁感应膜脱落,并且电磁感应膜成本较高且不容易进行维修。与此同时,电磁感应膜与砂锅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出现用于加热的电磁感应膜温度过高。电磁感应膜的工作功率通常不能超过1600W,这样使砂锅不能以较高功率而快速地对食材加热烹饪,因此现有技术中使用电磁感应膜的砂锅使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另外若因为接触面积过少导致砂锅加热不充分,最终也会使砂锅加热食材效果达不到用户预期效果。与此同时,现有技术的电磁感应膜厚度非常薄且不便进行清洗油渍,如使用硬物擦洗锅外底部,将会严重影响电磁感应膜的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且加热效率高的电磁加热砂锅,旨在提高砂锅的热传递效率以及使其充分加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砂锅,包括砂锅锅体以及放置于所述砂锅锅体顶部的锅盖,所述砂锅锅体底面与金属底锅紧固相连,所述金属底锅中心内部设有导热层与所述砂锅锅体底面贴紧传热。
优选地,所述砂锅锅体底面设有外边沿凸块和内边沿凸块,所述外边沿凸块和所述内边沿凸块为同心圆设置,所述金属底锅顶部设有水平边沿块镶嵌于所述外边沿凸块和所述内边沿凸块之间的空隙内,所述水平边沿块顶面与所述砂锅锅体底面之间设有软质传热层。
优选地,所述砂锅锅体设有若干圈同心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表面与所述导热层贴紧。
优选地,所述金属底锅为不锈钢底锅,所述导热层为铁粉层或石墨粉层,所述软质传热层为石墨粉层。
优选地,所述砂锅锅体底面设有定位安装凸块,所述水平边沿块设有定位安装孔,所述定位安装凸块穿过所述定位安装孔再与所述水平边沿块焊接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内边沿凸块底部设有定位钩,穿过所述定位钩的钢丝再穿过所述不锈钢底锅底面并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用于导热的铁粉层或石墨粉层设置于不锈钢底锅的中心凹陷位置,使导热层顶面与砂锅锅体底面直接接触进行传热。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磁加热砂锅通过电磁炉等具有电磁加热功能的电器加热后,不锈钢底锅通过电热感应而产生热量,并通过导热层向砂锅锅体底面传导热量,这样可对放置于砂锅内的食物进行充分、均衡地加热烹饪。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导热层和不锈钢底锅向砂锅锅体传导热量,使通过砂锅锅体底面进行加热的过程呈线性的热量递增,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烹饪,最终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磁加热砂锅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不锈钢底锅顶面的水平边沿块镶嵌于外部边凸块和内边沿凸块之间空隙内,这样使不锈钢底锅通过水平边沿块与砂锅锅体相连时,不锈钢底锅的定位安装更加方便和准确,并且内边沿凸轮镶嵌于导热层内,可有效防止导热层的铁粉或石墨粉向外溢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广,未经陈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9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