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9298.3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6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丰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88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摩擦轮 驱动及传动装置 水陆两用自行车 活连接 螺旋桨 弹簧 外胎 本实用新型 变速箱输出 变速箱输入 自行车后轴 关键技术 交通工具 摩擦转动 水陆交通 效果稳定 变速箱 输出端 上端 下端 轴销 转动 自行车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以“设置摩擦轮及螺旋桨”关键技术,其自行车后轴与支架前端固定,支架后端与活支架由轴销转动活连接,弹簧上端与支架、弹簧下端与活支架均固定,活支架与摩擦轮及变速箱均固定,自行车后外胎与摩擦轮摩擦转动活连接,摩擦轮输出端与变速箱输入端、变速箱输出端与螺旋桨均固定。用于水陆交通。构思独特新颖、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快捷、效果稳定可靠、易制作成本低且利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样式可说是多种多样,但没有真正实用的水陆两用自行车,对于水陆两用自行车而言的关键是驱动方式及相应的传动方式,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是:明轮驱动,在水上行驶速度慢、操作不灵活,在陆地上行驶不能达到整体组合,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水陆两用”。基于发明人的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采取“设置摩擦轮及螺旋桨”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摩擦轮及螺旋桨”关键技术,其自行车后轴与支架前端固定,支架后端与活支架由轴销转动活连接,弹簧上端与支架、弹簧下端与活支架均固定,活支架与摩擦轮及变速箱均固定,自行车后外胎与摩擦轮摩擦转动活连接,摩擦轮输出端与变速箱输入端、变速箱输出端与螺旋桨均固定。
通过本实用新型达到的目的是:①、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摩擦轮及螺旋桨”关键技术,提供了“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新装置。②、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摩擦轮,其自行车后外胎与摩擦轮以摩擦转动活连接的方式相连接,以此为“水陆两用自行车”提供了在水上行驶的崭新驱动方式。③、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摩擦轮、变速箱、螺旋桨,且摩擦轮输出端与变速箱输入端、变速箱输出端与螺旋桨均固定连接,以此为“水陆两用自行车”提供了在水上行驶的崭新传动方式。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独特新颖、结构简单巧妙、整体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快捷、效果稳定可靠、易于制作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由支架、活支架、弹簧、摩擦轮、变速箱、螺旋桨构成;
所述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其自行车后轴与支架前端固定连接,其支架后端与活支架由轴销转动活连接,其弹簧上端与支架、弹簧下端与活支架均固定连接,其活支架与摩擦轮及变速箱均固定连接,其自行车后外胎与摩擦轮以摩擦转动活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其摩擦轮输出端与变速箱输入端、变速箱输出端与螺旋桨均固定连接。
所述的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所述支架为扁管状结构,所述活支架为U形的扁钢状结构,所述弹簧为拉力弹簧,所述摩擦轮为外边面设置有凸凹条的辊轮状结构,所述变速箱为变速齿轮组合的变速箱,所述螺旋桨为设置有螺旋扇叶的螺旋桨。
所述的水陆两用自行车的驱动及传动装置,所述支架、弹簧均为镜像结构的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丰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丰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9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栖车用后托架
- 下一篇:一种水陆两栖车的气膜减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