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入水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7234.X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谋斌;黄超;翁翕;李锦涛;张智琅;杨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5/02 | 分类号: | F42B3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管 排气腔 发射装置 高压气室 滑动 发射口 弹托 壳体 入水 脱壳 连通 本实用新型 进气管路 排气管路 一端设置 弹丸 单向阀 活塞杆 球体 阀头 嵌有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入水发射装置,适用于球体和圆柱体,包括:壳体,内部为高压气室;排气腔,设置于所述高压气室中,设置有气控单向阀;活塞杆,其一端可沿所述排气腔滑动,另一端设置有阀头,可将所述壳体的发射口密封或打开;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与所述排气腔连通;发射管,其一端连通所述发射口,另一端固定脱壳环,嵌有弹丸的弹托可在所述发射管中滑动,所述脱壳环用于将所述弹托限制在所述发射管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高速入水发射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变速度、可变角度的、适用于球体/圆柱体的高速入水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工程与科技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入水”是指物体以一定的速度跨越气-液界面进入液体中的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军事和民用航空航海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工程应用背景。例如,空投或火箭助飞的鱼雷从空气介质侵入到流体介质的过程中,面临着冲击后结构损坏、器件失灵、忽扑和弹道失控等问题。又如,高速运动的子弹、弹丸从空气进入水中,将在水中产生空泡,并且改变运动的轨迹。这些物体一般都具有球体、圆柱体的特征。入水问题是涉及固、液、气三者相互耦合作用的一种复杂的物理过程,除了涉及到物体与液面的瞬态撞击问题,物体入水时还可能向水中卷入空气形成空泡,空泡闭合时液体又会对物体施加各种反作用力,这些问题都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具有很大难度,实验依然是重要的研究手段。
现有技术中,“一种结构物入水实验发射装置”是利用推力弹簧将物体发射出去,然而,这种发射方式通常只能将质量较小的物体加速到~101m/s量级,无法用于高速物体(如鱼雷、弹丸等模拟构件)的入水实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炮发射原理,通过控制输入加载气压的大小来调节物体的发射速度,提出一种可以用于球体/圆柱体的高速入水发射装置,该装置可以大范围的调节结构物入水的速度以及角度,满足实验所需要的精度要求,并且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入水发射装置,适用于球体和圆柱体,包括:壳体,内部为高压气室;排气腔,设置于所述高压气室中,设置有气控单向阀;活塞杆,其一端可沿所述排气腔滑动,另一端设置有阀头,可将所述壳体的发射口密封或打开;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与所述排气腔连通;发射管,其一端连通所述发射口,另一端固定脱壳环,嵌有弹丸的弹托可在所述发射管中滑动,所述脱壳环用于将所述弹托限制在所述发射管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托放置于所述发射口中;高压气体自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排气腔,所述活塞杆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所述发射口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阀头压紧所述发射口;当排气腔内的气体压力达到一阈值时,气控单向阀打开,排气腔内的高压气体经气控单向阀注入高压气室,待高压气室内的压力达到预定数值时关闭进气阀;打开排气管路,排气腔内的气体压力降低,活塞杆向排气腔方向推动使阀头离开发射口,高压气室内的高压气体经发射口进入发射管,并推动弹托和弹丸沿发射管运动,弹托受到脱壳环阻挡留在发射管内,弹丸被射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表及减压阀,安装于壳体上;压力表用于测量高压气室内的气体压力,减压阀用于调节高压气室内的气体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路包括:气体入口和进气阀,气体入口通过进气阀、高压气体管路与排气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路包括:排气阀和气体出口,气体出口通过排气阀、高压气体管路与排气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腔内还设置有弹簧,当活塞杆滑向排气腔时,用于阻止活塞杆对壳体的直接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7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弹体含能材料的清理设备
- 下一篇:子弹分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