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3434.8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5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耿建龙;刘丙磊;宁贻江;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肖玉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板体 内导风板 风道 转动 壳体 空调室内机 内转臂 侧端 本实用新型 导风效果 漏风现象 重力作用 出风口 可转动 前表面 前面板 室内机 转动轴 搭接 枢接 向后 配置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风道和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的出风口处的内导风板,内导风板包括第一内板体、内转臂和第二内板体,内转臂由第一内板体向风道内延伸,并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第二内板体枢接于第一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向前上方转动至使得第一内板体和第二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增大内导风板的转动范围,提升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当第一内板体和第二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内板体位于第一内板体的上侧端,且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使室内机的前面板与内导风板之间不会出现间隙,从而避免漏风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为调整出风方向,更好地送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有大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大导风板一般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可关闭或打开出风口,小导风板一般位于大导风板的内侧,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区域。
但目前的空调室内机中,小导风板转动范围一般仅位于风道内或只有部分伸出风道外,影响风量和限制了导风方向。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增加内导风板的转动范围和提升内导风板的导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前侧下部形成有出风口;
风道,设置于壳体内部,与出风口连通,用于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导向出风口;
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包括:
第一内板体和至少一个内转臂,至少一个内转臂由第一内板体向风道内延伸,并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以及
第二内板体,枢接于第一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并且
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向前上方转动至使得第一内板体和第二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当第一内板体和第二内板体位于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内板体位于第一内板体的上侧端;
且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
可选地,第一内板体形成有由其横向两端临近第一内板体的第一侧端的位置向外凸出的横向延伸的枢接轴;
第二内板体包括板本体和形成于板本体横向两端的两个枢接块,第二内板体通过两个枢接块枢接于两个枢接轴上;并且
第二内板体宽度方向朝向第一侧端的一侧端形成有横向延伸的弧形槽,第一侧端形成有与弧形槽适配的横向延伸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与弧形槽滑动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转动。
可选地,第一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的端面位于弧形凸起的一侧为横向延伸的一平板,以利用弧形凸起的凸起面和平板的平面构成第一侧端的端面;
平面与凸起面的位置满足:在第二内板体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时,平面位于凸起面的前侧。
可选地,每个枢接块朝向对应的枢接轴的端部形成有间隔相对的两个凸起部,且枢接块朝向对应的枢接轴的端部位于两个凸起部之间形成有用于与枢接轴滑动接触的弧形凹槽;
枢接轴通过对应的两个凸起部的间隔卡入对应的弧形凹槽中。
可选地,枢接块上的两个凸起部临近弧形凹槽的两个位置处的间距小于弧形凹槽的直径,以当内导风板转动至第二内板体位于第一内板体下方时,避免第二内板体从第一内板体上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3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