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及其就地热再生养护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8438.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5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李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李涵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就地热再生 多孔结构 表面层 多孔沥青 混合料层 路面结构 密级配 级配 细粒 养护 沥青混合料层 本实用新型 沥青混合料 不易变形 结构设置 路面养护 依次排列 由上向下 有效减少 半刚性 承重层 掉料 塌陷 破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及其就地热再生养护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设置的多孔结构表面层、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和半刚性承重层,其中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为开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或者开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就地热再生层。层面结构设置可使得路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变形,从而有效减少路面的塌陷、破碎和掉料,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适宜于就地热再生,便于路面养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及其就地热再生养护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多孔沥青路面(porous asphalt)具有良好的“排水,降噪,抗滑”等使用功能。随着多孔沥青路面应用里程的增多以及服务年限的增加,如何提供有效的养护措施是高速公路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多孔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大空隙路面结构,其排水、降噪、抗滑等功能均与多孔结构有关。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一方面尘土等杂物进入路面结构内部,堵塞了空隙;另一方面在车辆荷载和气候环境综合作用下,多孔沥青路面会出现集料破碎、掉粒等引起的飞散病害,同样会引起空隙堵塞。此外,多孔沥青路面也有可能出现车辙、裂缝、坑槽等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养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多孔沥青路面长期使用后存在堵塞破碎等问题,需要对路面进行及时的维修养护,进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易养护的多孔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设置的多孔结构表面层、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和半刚性承重层,其中所述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层,所述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的厚度为3~6cm,所述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层,所述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的厚度为5~8cm,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为开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
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的厚度为2~5cm,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中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或13.2mm;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的空隙率大于或者等于20%。
所述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的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6mm或19mm,所述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的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
所述半刚性承重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述半刚性承重层的厚度为35~40cm。
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层下方的底基层,所述底基层为半刚性底基层。
所述半刚性底基层为二灰土层。
所述底基层的厚度为15~20cm。
一种多孔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设置的多孔结构表面层、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和半刚性承重层,其中所述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层,所述第一密级配混合料层的厚度为3~6cm,所述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层,所述第二密级配混合料层的厚度为5~8cm,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为开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就地热再生层。
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的空隙率大于或者等于18%。
所述多孔结构表面层的厚度为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8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PC透水砖
- 下一篇:薄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