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互通式隧道火灾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3165.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1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钟茂华;刘畅;田向亮;孟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7/50 | 分类号: | A62C37/5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正线 试验系统 隧道火灾 隧道模型 本实用新型 火灾测试 防排烟 地铁 折返 烟气 试验结果数据 火灾场景 控制参数 控制试验 射流风机 隧道风机 隧道连接 协同控制 有效地 排烟 排出 验证 | ||
1.一种地铁互通式隧道火灾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通式隧道模型、防排烟装置及火灾测试子系统;
所述互通式隧道模型,包括第一正线隧道、第二正线隧道和互通式隧道,所述互通式隧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线隧道和所述第二正线隧道连接,在所述互通式隧道与所述第一正线隧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折返隧道,在所述互通式隧道与所述第二正线隧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折返隧道,所述第一折返隧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正线隧道的上下行隧道连接,所述第二折返隧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正线隧道的上下行隧道连接;
所述防排烟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互通式隧道内的若干个射流风机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折返隧道两端的第一风井和第二风井,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折返隧道两端的第三风井和第四风井;
所述火灾测试子系统,包括火源发生器和主控制器,还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互通式隧道模型中隧道内的温度传感器、气流传感器、烟气浓度传感器和能见度传感器中的任一种,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火源发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所述烟气浓度传感器、所述能见度传感器、所述防排烟装置和所述互通式隧道模型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式隧道的曲率半径和/或坡度是可调节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互通式隧道内的每一射流风机组的通风风量和/或通风风向均是可调节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风井的通风风量和/或通风风向均是可调节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源发生器可在所述互通式隧道模型中的隧道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源发生器的功率是可调节的,所述功率包括燃烧面积和/或发烟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源发生器的燃料包括甲醇、乙醇、汽油和柴油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内的温度;
所述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内的气流方向和/或气流速率;
所述烟气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隧道内的烟气浓度;
所述能见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内的能见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火源发生器的位置和/或功率;
用于控制所述互通式隧道的曲率半径和/或坡度;
用于控制设置在所述互通式隧道内的每一射流风机组的通风风量和/或通风风向;
用于控制每一风井的通风风量和/或通风风向;
用于获取每一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31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池包的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健身单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