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臂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8890.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风;刘鹤;周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臂 可旋转支撑 结构底座 立柱管 润滑油注入孔 本实用新型 固定装置 衬板 肘板 相交点位置 操作空间 带孔耳板 两端铰接 休息状态 臂轴线 防雨盖 螺栓孔 黄铜 中空 衬管 垫板 吊机 耳板 方板 耗材 环板 套管 弯矩 甲板 支撑 配套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燃烧臂固定装置,包括立柱管、套管、衬管、带孔耳板、耳板、环板、防雨盖、黄铜垫板、燃烧臂支点、可旋转支撑臂、肘板、润滑油注入孔、结构底座、带螺栓孔方板、衬板,可旋转支撑臂中空内部与立柱管匹配套接,在立柱管上与可旋转支撑臂轴线相交点位置设置润滑油注入孔,可旋转支撑臂两端铰接固定燃烧臂支点,可旋转支撑臂与结构底座之间通过肘板连接,结构底座下设置衬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燃烧臂重量及重量引起的弯矩,使燃烧臂休息状态时可以在舷侧水平放置,不影响吊机操作空间,结构简单实用,耗材少,人员可站在甲板上操作,无需爬高,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臂固定装置,特别适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燃烧臂。
背景技术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燃烧臂一般处于平台尾部的两侧,目前燃烧臂收放形式为原位平面内收放形式。燃烧臂根部铰接在两个固定端点结构上,当平台处于休息状态时,燃烧臂直立在铰接点之上,燃烧臂中部用结构在水平方向位移进行约束。使其达到固定状态。当燃烧臂需要工作时,释放燃烧臂中部水平约束,通过滑轮释放连接在前端部钢丝绳,使燃烧臂绕根部铰接点旋转出平台舷外,并达到指定工作位置。
这种形式的不足之处有:
1.影响吊机工作范围,平台吊机大多放在船尾,与燃烧臂位置较近,当燃烧臂休息状态时,竖立高度10多米,在吊机吊臂的活动范围内。因为燃烧臂的存在,吊机无法实现全回转操作。
2.燃烧臂从竖直放下操作不方便,燃烧臂在休息状态到工作状态切换时,需要人爬上到燃烧臂中部水平固定结构出进行释放或固定操作。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3.燃烧臂中部固定结构需要做成平台结构,结构需要旁边有较高的强结构作为支撑基础。如果没有,则需要从甲板处做支撑,这样需要耗费较多钢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烧臂固定装置,包括立柱管、套管、衬管、带孔耳板、耳板、环板、防雨盖、黄铜垫板、燃烧臂支点、可旋转支撑臂、肘板、润滑油注入孔、结构底座、带螺栓孔方板、衬板,防雨盖配置在立柱管顶端和可旋转支撑臂上方位置并与立柱管焊接相连,防雨盖下方的立柱管顶部位置套接衬管,套管与立柱管通过衬管连接,套管与带孔耳板焊接相连,环板焊接在立柱管上,套管与环板之间通过黄铜垫板紧密连接,环板下方的立柱管与耳板焊接相连,立柱管底部焊接带螺栓孔方形板与结构底座连接,可旋转支撑臂中空内部与立柱管匹配套接,在立柱管上与可旋转支撑臂轴线相交点位置设置润滑油注入孔,可旋转支撑臂两端铰接固定燃烧臂支点,可旋转支撑臂与结构底座之间通过肘板连接,结构底座下设置衬板。
立柱管长度6.5m-7.0m,根据燃烧臂长度决定。
可旋转支撑臂设置在距离结构底座0.5m位置,可绕立柱管中心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燃烧臂重量及重量引起的弯矩,使燃烧臂休息状态时可以在舷侧水平放置,不影响吊机操作空间,结构简单实用,耗材少,人员可站在甲板上操作,无需爬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8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